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大肠埃希氏菌( E.coli)简称大肠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动物肠道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分布广。多数大肠杆菌不致病,但是少数大肠杆菌是具有毒性的。在食品检验过程中,大肠杆菌也作为食品是否被粪便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经不同热胁迫和培养温度诱导后的抗热性进行了研究,探明微生物的耐热性是优化食品热加工杀菌条件的关键因素,对于保障食品加工贮藏安全,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大肠杆菌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每年由大肠杆菌引发的病例多达 6.4 亿。在我国,大肠杆菌是引起我国居民腹泻的首要病源,因此,采用先进的生物和化学方法,快速准确的检验大肠杆菌是提升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确保我国居民生命安全的必要措施,其检测方法的研究也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就将近年来大肠杆菌引发的事件以及大肠杆菌的生物检测方法做一总结,为更好的对大肠杆菌进行控制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实验需要了解经过高温处理后的大肠杆菌产生的变化,大肠杆菌能够感受环境信号并对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使其仍然能够生存和保持毒力,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本文就大肠杆菌经胁迫处理后菌落形态以及个体形态的变化进行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大肠杆菌的疫情爆发依然时有发生,究其根本主要还是通过食物传播。目前国内外就不同环境应激机制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
大肠杆菌热应激机制。在大肠杆菌中,热应激反应受到σ32调控。σ32是由 rpoH(htpR)基因编码的次级σ因子,大小为32000 D。 它可以指导核糖核酸聚合酶与特定的启动子结合,调控相关热休克基因的表达。当环境温度由30℃迅速上升到42 ℃时,σ32的含量由大约为 10~30 拷贝/细胞在4~6 min内增加到原来的17倍,合成超过20种热休克蛋白,热休克蛋白含量的增加会反馈调节σ32 的含量,σ32与热休克蛋白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使它们的含量能在热激响应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的高水平。
-
大肠杆菌冷应激机制。在冷冻贮藏过程中,大肠杆菌会遭受低温的胁迫,温度降低会造成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影响胞内新陈代谢),膜的流动性降低(影响营养物质的运输),RNA 结构趋于稳定(影响翻译过程)。当温度突然降低时,细胞中会产生一种冷休克反应,通过一些特殊基因 的表达产生一大类特殊的蛋白质(冷休克蛋白)使细胞适应这一急剧降低的低温环境,冷休克蛋白可以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促进有效转录和翻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及进度:
2022.10.1~2022.10.15熟悉课题、完成英文资料翻译;
2022.12.25~2022.01.05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5. 参考文献
[1]石慧, 陈卓逐, 阚建全. 大肠杆菌在食品加工贮藏中胁迫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J]. 食品科学, 2016, 37(09): 250-257.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609046.
[2]GUPTA S K,SUANTIO A, GRAY A,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 coli contamination of household drinking water among tsunami and earthquake survivors, Indonesia [J]. American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amp; Hygiene, 2007, 76(6): 1158-1162. DOI:10.4269/ajtmh.2007.76.1158.
[3]王者玲, Nobuko M,等.伴放线放线杆菌菌落生长形态变化的观察.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3 , 38(1):52 ~ 5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