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茜草Rubiae Radix et Rhizoma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cordifoli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和四川(北部)及西藏(昌都地区)等地。常生于疏林、林缘、灌丛或草地上。分布于朝鲜、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茜草苦、寒。归肝经,主要功能为凉血,祛瘀,止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瘀阻经闭,关节痹痛,跌扑肿痛。最早入药记录在《黄帝内经》中:四鸟贼骨-藘茹丸,茜草具有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的功效,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之一,传统经验一般认为茜草生用具有活血通经功效,炒炭具有止血功效。
茜草在炒炭炮制前后其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较生品而言,茜草炭中总蒽醌、羟基茜草素、大叶茜草素含有量降低,而异茜草素、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鞣质以及微量元素升高。研究表明,茜草在炮制后,其止血作用增强,抗炎、镇痛、活血化瘀等药理作用减弱。而茜草和茜草炭两者的止血作用机制不同,茜草主要通过提高血小板计数,对抗肝素及双香豆素的凝血作用来发挥止血作用;茜草炭主要通过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缩短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来发挥止血作用。茜草炭止血作用增强,可能是由于茜草炒炭过程中部分药物炭化,碳素物理吸附作用与收敛作用降低了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抑制血液渗出,增强了止血作用, 同时茜草炒炭后钙离子含量增加,激活凝血酶原作用增强,缩短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另外还可能与炒炭后化学成分发生改变,止血成分生成或增加有关。
本课题以茜草、茜草炭为研究对象,运用色谱分离技术对茜草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应用主成分分析推测茜草及茜草炭差异性成分,并通过MRM对差异性成分进行定量研究。建立斑马鱼出血模型,将单体应用于此模型进行实验,确定茜草、茜草炭止血活性的有效成分,为进一步研究茜草止血的有效成分提供科学依据。
2. 文献综述
见附件。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见附件。
4. 工作计划
2022年2至3月,完成文献查阅,撰写综述。
2022年4至5月,完成实验,处理数据。
2022年6月,完成论文撰写。
5. 难点与创新点
利用多柱色谱联用技术,采用极性分离方法,从茜草根中分离、富集、纯化茜草各有效成分,并采用NMR等方法进行结构确定,将化学成分作用于斑马鱼胚胎,观察其止血作用,为茜草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