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01 17:45:3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对于在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引起Ⅲ度以上中性粒细胞计数(ANC)下降中的作用程度,以及作用机制、药理毒性和药代动力学。

意义目前发现与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肿瘤化疗后均引起ANC的减少,ANC的减少严重时会引起重度感染,从而危及生命。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是通过粒细胞刺激因子与造血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作用于造血细胞,从而刺激增殖,分化、定型与成熟细胞功能活化,PEG-rhG-CSF能降低血浆清除率,延长半衰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单独附在开题报告后面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1、问卷调查使用PEG-rhG-CSF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后的一个疗效及不良反应2、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临床观察3、查看文献,对PEG-rhG-CSF的作用机制、药理毒性和药代动力学。

4、PEG-rhG-CSF效应评价每两天检查血常规,观察白细胞的上升程度,各患者3、4度中性粒细胞(ANC)上升的持续时间,各患者ANC达到最低点后恢复到1.5*109以上的持续时间。

4. 工作计划

2022年1月9日-1月20日问卷调查使用PEG-rhG-CSF和rhG-CSF人数对比,以及用药后的一个疗效及不良反应2022年2月1日-2月28日对PEG-rhG-CSF做临床观察记录2022年3月1日-3月10日查阅PEG-rhG-CSF的作用机制、药理毒性和药代动力学的相关文献2022年3月11日-5月20日 根据数据、文献提示和指导老师的指导,完成实验论文设计。

2022年5月21日-6月3日整理论文,打印论文。

5. 难点与创新点

(1)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对化疗后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探究PEG-rhG-CSF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状的疗效。

(2)PEG-rhG-CSF结构新颖,拥有长效升高白细胞作用,为减少化疗后并发症产生以及感染疾病发生提供贡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