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花青素是一种构成花瓣、叶和果实色彩的天然色素,属于类黄酮化合物,研究表明,它具有抗氧化、抗突变、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等保健功能功能,但花青素在生理条件下(pH 7.4 )会发生质子转移,从黄洋盐阳离子结构转为醌型碱,直接导致其在体内的稳定性下降,除此之外,花青素的化学结构也会影响其稳定性。
本论文选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的花青素一一矢车菊素类花青素为代表,对矢车菊素(Cy)、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两种结构的花青素在PH=7.4的PBS溶液中的氧化产物进行定量研究,计算最终产物原儿茶酸和间苯三酚醛分别占花青素的百分比,对花青素的氧化产物进行定量分析,为其在化妆品、保健品、医疗等工业领域提供有效数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花青素C3G和Cy的氧化产物--原儿茶酸和间苯三酚醛在PH 7.4的PBS溶液的转化率 2 花青素C3G和Cy的氧化产物--原儿茶酸和间苯三酚醛在PH 7.4的PBS过氧化氢(1%)溶液中的转化率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添加了过氧化氢(1%)的PBS溶液对于氧化产率的影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田燕等研究了花青素与黄酮类化合物结构,花青素的含氧杂环上却是氧正离子,以正阳盐形式存在,其结构在不同的pH值下会发生变化,孙建霞等研究了花青素的花色素核以正离子形式存在,钟瑞敏等研究了花色基元正离子和甲醇假碱之间的水化平衡转化使花青素失去稳定性,颜色遭到破坏,从而使花青素原有的生色体系被破坏,Philips当pH为3-6时,花青素主要以无色的甲醇假碱和查尔酮的形式存在,Robert等花色素核结构存在双键,能吸收可见光而呈现一定的颜色,花色素核上的H离子、羟基、甲氧基等数目和链接位置的不同会使其呈现不同的颜色。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2月28日-2022年3月15日:开题报告,确定实验题目,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实验准备。
2022年3月16日-2022年3月20日:掌握原儿茶酸和间苯三酚醛标准曲线的制作。
2022年3月21日-2022年3月25日:掌握花青素C3G和Cy标准曲线的制作。
5. 参考文献
[1]赵立仪. 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月桂酸酰化、结构分析及性质评价[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5. [2]李敏.不同花青素提取物的组成、稳定性及抗氧化性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3. [3]宋会歌,刘美艳,董楠等.食品中花色苷降解机制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1(13 ):325-329. [4]孙建霞,张燕,胡小松,吴继红,廖小军. 花色苷的结构稳定性与降解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2009,(03):996-1008. [5]Talaveacute;ra,S.,Felgines, C., Texier, O., Besson, C., Manach, C.,Lamaison, J. L.,amp; Remesy, C. (2004). Anthocyanins are efficiently absorbed from the small intestine in rats[J].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134, 2275#8211;2279. [6]陈鼎,夏春锁.花青素类天然色素的光降解比较[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7(5): 13-1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