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IIA与抗肿瘤靶点蛋白的分子对接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8 23:13:5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课题研究背景

恶性肿瘤是一种能够导致局部侵袭和全身性破坏的疾病,是当今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肿瘤发病率不断攀升,化疗是目前临床治疗肿瘤的主要策略,但因多数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大,易造成化学耐药性,同时某些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导致化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传统中药凭借其多途径、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在抗肿瘤方面具有治疗温和不剧烈、毒副作用小等独特的优势。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是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是我国常用的一种传统天然药物,具有活血祛瘀的药效,具有较为悠久的入药历史。丹参的成分主要包括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其中脂溶性成分主要为丹参酮型的二萜类化合物,水溶性成分主要为聚酚酸类化合物。从丹参中提取的丹参酮可分为丹参酮I、丹参酮 ⅡA、丹参酮 ⅡB、隐丹参酮和异隐丹参酮等10余个丹参酮单体, 其中活性较强、含量较高的是丹参酮IIA 和隐丹参酮。丹参酮为丹参根部的乙醚或乙醇提取物,是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总丹参酮系列的菲醌结构是丹参酮发挥细胞毒作用的基础,菲醌结构与DNA分子相结合,呋喃环和醌类结构可以产生自由基并引起DNA损伤,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丹参酮IIA(Tanshinone IIA,TSA)作为丹参中提取的主要菲醌类衍生物,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增殖、诱导分化和凋亡、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及肿瘤转移等作用。可以对乳腺癌细胞、肝癌细胞、宫颈癌细胞、前列腺癌细胞、肺癌细胞等肿瘤细胞起到作用。

1.2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不断探索新颖、可靠的方法来推动中药研究领域的发展。其中,分子对接技术为中药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可以弥补药理学实验的缺陷,已逐渐深入到中药研究的多个方面,其可行性很强,在中药研究中的优势日益凸显。分子对接技术从已知结构的受体和配体出发,按照几何互补、能量互补以及化学环境互补的原则,进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识别,并预测2个分子之间最佳的结合模式。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配体与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合模式和亲和力,通过数据库预测丹参酮IIA的分子对接靶点,根据筛选参数进行筛选,得到丹参酮IIA靶点个数,有助于对丹参酮IIA与作用机制相关靶点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内容包括对丹参酮IIA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进行文献综述,通过计算机分子对接模拟技术,对丹参酮IIA与作用机制相关靶点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查阅并综述丹参酮(特别是丹参酮IIA)在抗肿瘤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作用机制;

(2)熟悉计算机模拟技术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情况,综述基于受体三维结构的分子对接技术(molecular docking)在研究药物作用机理方面的进展,并设计出与丹参酮IIA抗肿瘤机理相关的受体-配体结合研究方案;

(3)通过autodock、pymol等软件计算丹参酮IIA三维结构与作用机制相关靶点蛋白受体之间的对接情况及结合能;并推测丹参酮IIA与蛋白大分子的具体结合部位及氨基酸残基。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3.1 研究方法

本课题通过计算机分子对接模拟技术,autodock、pymol等软件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3.2 研究步骤

(1)应用化学绘图软件(chemdraw、chem3D)画出丹参酮IIA的分子结构,并进行能量优化,在蛋白质PDB晶体结构数据库中寻找蛋白受体的结构。分子对接模拟前,将所有配体从蛋白受体复合物中去除,得到去除配体的蛋白,再加上极性氢原子及电荷,与丹参酮ⅡA进行分子对接。

(2)应用Autodock4.0预测丹参酮IIA与蛋白受体的结合,用autogrid计算格点能量,运用拉马克遗传算法来计算配体与受体之间最佳的结合,丹参酮IIA与蛋白受体之间的结合情况用半经验的自由能计算方法评价。

(3)经 Autodock 运算分析,得到丹参酮IIA与潜在结合蛋白受体的最佳复合结果和氨基酸残基对接情况。

丹参酮IIA结构式

4. 参考文献

[1] 段雨婷, 蒙凌华. 多靶点抗肿瘤天然产物研究进展[J]. 药学学报Acta PharmaceuticaSinica, 2021, 56(2): 403-413.

[2] 俞天添, 杨兴武, 王鑫. 王国泰.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探索姜黄素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J]. 肿瘤药学Anti-tumor Pharmacy, 2021, 11(2):180-185.

[3] 关宏炜, 徐丽君, 董慧. 反向分子对接技术在中药作用靶点预测、有效成分筛选及作用机制探索中的应用[J]. 中国中药杂志, 2017, 42(23): 4537-4541.

[4] 胡翠英, 郭伟强, 藏帅等. 利用Autodock预测苍术酮的潜在抗肿瘤靶点[J]. 生物技术, 2014, 24(6): 60-63.

[5] 任洁, 魏静. 分子对接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4, 21(01): 123-125.

[6] 乔利,韩茂森,高世杰,明正,付先军. 丹参酮IIA的抗肿瘤药理作用及其纳米给药系统研究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0, 22(11): 3919-3927.

[7] 李浩月,钟达源,邓奕辉.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丹参酮ⅡA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结合作用机制[J]. 中国医药导报, 2021,18(24): 107-111.

[8] 李光强,李济洋,张玉杰,徐文清. 丹参酮抗肿瘤研究新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3, 25(8): 1160-1165.

5. 工作计划

(1)2022-2-28~2022-3-13(第2-3周):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

(2)2022-3-14~2022-5-22(第4-13周):完成丹参酮IIA与肿瘤细胞靶点蛋白的分子对接研究并得到结合能、氨基酸残基等对接情况。

(3)2022-5-23~2022-6-1(第14周-15周):撰写毕业论文并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