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壳生物炭的制备及应用开题报告

 2022-07-31 14:27:5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带来了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日趋强烈,社会对环保问题日益重视。环境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染料对生命体具有严重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特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稻壳生成量约占全球1/3以上,稻壳作为稻谷加工后的副产品,大多作为初级燃料利用,综合利用率不足10%。本项目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稻谷加工废弃物稻壳作为原料,制备高吸附性能的稻壳活性炭,吸附清除重金属、有机染料等环境污染物,对稻壳充分加以高值化利用,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明显。该思想基于本科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所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粮食特色,紧密结合社会所需、时代所需,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和应用特色。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目标

(1)探明稻壳活性炭的掺杂制备条件,可控、批量化制备高吸附性能的稻壳活性炭

(2)明确稻壳活性炭吸附重金属、有机染料等环境污染物的吸附特性,揭示吸附分离机制,丰富稻壳活性炭的应用范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活性炭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吸附剂,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和催化性能,原料充足且安全性高,耐酸碱、耐热、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易再生等优点,对水中溶解的有机污染物如苯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石油及石油产品等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且对用生物法和其他化学法难以去除的有机污染物,如色度、亚甲基蓝表面活性物质、除草剂、杀虫剂、合成染料及许多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此外,活性炭对电镀废水和冶炼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也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水质浑浊有明显的澄清作用,可以除去水中的异臭、异味,对细菌也有极好的过滤作用。因此,活性炭在水处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国是水稻种植大国,每年产生数千万吨稻壳废弃物,由于其蛋白含量低,不适合作畜禽饲料,但其主要元素是碳、氢、氧、硅,含碳量极高,不仅可以作燃料,而且还是极好的活性炭原料。碳化稻壳在工业生产上可用作钢、铁等生产的保温隔热材料,在农业上可用于蔬菜、花卉、苗木、果树及其他作物栽培、改良土壤,在生活上可作清洁能源以供生火、取暖等。也可以作为生产炼钢辅料的原料。国外有关不同原料制备的活性炭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已有部分研究。由表一可见,稻壳基活性炭对Cd、Cu的吸附量多数高于文献报道的其他生物质活性炭材料,对Zn的吸附量也处于较高水平。因此,以稻壳为原料生产活性炭,不仅可以获得对重金属吸附容量更高的活性炭,而且可以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活性炭生产和使用成本,推进活性炭处理含重金属废水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表一 几种生物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比较

活性炭原料

吸附量/(mg/g)

Cd

Cu

Zn

杏壳

12.01

27.61

13.21

椰壳

11.10

27.36

12.76

褐煤

9.80

25.64

11.11

橄榄壳

6.0

\

5.1

核桃壳

3.27

42.5

5.0

甘蔗渣

38.03

\

31.11

稻壳(本项目)

40.82

42.95

24.92

然而,由于普通稻壳活性炭存在灰分高、孔容小、微孔分布过宽、比表面积小和吸附选择性能差等特点,加上其表面官能团及电化学性质的一些限制,使其对污染物的吸附去除作用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要求。此外,稻壳中灰分较高,如果没有有效的处理方法,难以制备得高品质的活性炭,于是寻找最佳的预处理方式及合适的改性剂成为了制备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改性,以增大其吸附能力,缓解水污染压力。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稻壳的筛选和预处理。将稻壳粉碎,分别通过10、35、60目筛子进行筛选。结合文献资料,拟采用酸化和浸渍两种不同的方法处理稻壳样品,设置空白组以分析预处理效果。

2、稻壳活性炭的制备。以3种活化剂(氯化锌、氢氧化钠、磷酸)、不同炭化温度、不同掺杂源来制备稻壳活性炭,分别比较活化试剂、炭化温度、掺杂试剂对稻壳活性炭产品品质的影响。

3、稻壳活性炭样品的基本性质数据测定及吸附实验。按照《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测定稻壳基活性炭产品的基本性质(比表面积、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和苯酚吸附值);同时,对稻壳活性炭样品进行吸附实验。稻壳基活性炭对重金属铅、镉;有机染料孔雀石绿、亮绿的吸附量(S, mg/g)根据式S=V(co-ce)/W计算。式中:y为溶液体积,L;co和ce分别为对照滤液中重金属质量浓度和吸附后滤液中重金属质量浓度,mg/L;W为活性炭的质量,g。采用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中的吸附理论模型,如Langmuir、Freundlich模型,阐述吸附模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张蕊,等.稻壳基活性炭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吸附研究.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邓先仑.氯化锌法制造活性炭的机理探讨[J].生物质化学工程,1987,1(6):14—1 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