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硒及其形态分析开题报告

 2022-07-31 14:38:3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硒是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VIA族,单质硒呈灰色,自然环境中常以无机硒和有机硒的形式存在,现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确认为动物和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

近年来发现,无机硒(比如亚硒酸钠等)不易被人体吸收,生物有效性低且毒副作用较大[1],而存在于生物体中的硒(尤其是植物来源的有机硒)却是人类营养硒的主要来源[2]。

这些营养硒一旦被摄入机体后就能通过一系列的代谢途径合成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歧化酶、脱碘酶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等[3-4],从而发挥保护细胞膜结构免受过度氧化损伤、提升机体免疫力、拮抗重金属(如镉、砷、铅和汞等)毒性、延缓机体衰老、防癌抗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生理功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通过测定不同批次样品中硒含量,来评价食品中硒的稳定性。

2.通过对不同浓度富食品样品中硒形态的测定和分析,考察和鉴定食品中硒的安全性和生物有效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的硒研究一直受到极大的关注。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人们对硒研究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从发表的期刊论文数看,1955 — 1974 年,平均每年约为 12 篇; 1975 — 1984 年,平均每年达 107 篇; 1985 — 1994 年,平均每年 453 篇; 1995 — 2004 年为 605 篇/年; 2005 — 2013 年为719 篇 / 年。此外,从 1985 — 2013 年,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数平均每 10 年就增加 1 倍[10]。

过去 50 年,营养学界和微量元素科学界的最重要发现就是认识了硒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因此,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硒的开发性研究得到了重视,富硒产品的开发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产业。有人统计,从 1994 年到 2004 年,基础性研究期刊论文数占总论文数的比例从 87. 2% 降到 70. 4% ,而开发性研究论文数和预防疾病论文数则从 8. 5% 增加到 30. 7% ,产品研究种数也由 17 种增加到 37 种[11]。

现在国内外的硒形态分离检测技术有 很多,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体积排阻色谱、毛细管电泳、反相离子对色谱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论文计划安排:

2022.05.20~2022.06.01:确定论文主题方向,进行论文题目的筛选。

2022.06.02~2022.08.11:以论文题目为核心,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翻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SCHRAUZER GN, WHITE DA. Elemental selenium in organic selenium compounds their chemistry and biology[J]. Bioinorg Chem, 1983, 8(3): 303-305.

[2] 程建中, 杨萍, 桂仁意. 植物硒形态分析的研究综述[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2): 288-295.

[3] 周继昌, 雷新根. 硒、硒蛋白及其与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最新进展[J]. 生命科学, 2012, 24(8): 881-891.

[4] 王磊, 杜菲, 孙卉, 等. 人体硒代谢与硒营养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进展, 2015, 5(4): 285-29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