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铁路区段站是我国铁路运输生产作业的重要场所,承担着确保路网通畅、加速车流集散和提高运输效率的重大职责。
其运输组织虽然小,但是非常齐全,在铁路线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铁路车站通过根据每天的装卸车数量、车流去向和流量的变化,按照列车运行图、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和车站技术作业过程,编制车站作业计划来组织车站每班和班内各个阶段的作业,发挥设备效能,均衡而有节奏地完成或超额完成车站日计划。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由于该课题所涉及的内容之前都没有接触过,所以自己必须先从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开始着手学习,指导老师也给了相关教材供我翻阅。
我也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很多都是关于编组站的研究分析,而对于区段站的研究较少。
而我所要研究的蚌埠东站是一个典型的区段站,和编组站的布置有别,技术能力有异,所以可以借鉴的文献很少,需要自己去学习有关知识和调查相关内容所需要的资料。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王正彬在区段站阶段计划调整模型与算法研究一文中,以我国区段站阶段计划的编制仍然停留在手工编制的层次上,编制速度慢,并且技术作业图表也主要是采用手工绘制,工作量大。
阶段计划的计算机编制与调整是车站长期以来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一现状为背景,建立了车流推算模型,结合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方法,设计了求解该问题的混合遗传算法。
并对调机数量及调机分工进行了讨论。
4. 研究方案
首先通过书本知识对技术站的班计划及阶段计划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通过实地调研和网上搜索相结合的方式,对蚌埠东站进行数据的搜集,主要包括蚌埠东站的列车编组计划及蚌埠东站列流及车流状况的一些数据。
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编制出车站的解体、编组、取送和摘挂调车作业计划。
然后计算蚌埠东站的通过能力及改编能力,编制出车站工作日计划图。
5. 工作计划
第一周,按指导老师指定的英文原文进行翻译,及时完成翻译工作并上传;第二周,检索与阅读相关专业文献,写出文献综述,按时提交开题报告;第三、四周,阅读与调查有关的书籍,并对所需资料进行搜集,然后去蚌埠东站对该站的列流和车流还有编组计划进行调查;第五周,根据调查内容,编制车站解体调车作业计划、车站编组调车作业计划、车站取送调车作业计划及车站摘挂调车作业计划;第六、七、八三周,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报告,使用合适的计算方式计算蚌埠东站通过能力、车站改变能力;第九周,设计蚌埠东站工作日计划图并计算该站的日计划指标;第十周,完成论文初稿及实物图;第十一周,论文规范性检查,实物图检查,完善论文和实物成功;第十二周,论文答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