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大道商业与住宅用地居民出行特性分析开题报告

 2022-10-28 10:04:0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宏图水上庭院、三胞集团及蓝筹谷位于软件大道,作为重要的商业金融和住宅用地用地,每日产生和吸引大量交通流,是重要交通流的集散点,每天有大量居民及相关领域人员进出,产生了有规律的交通流,也间接的影响了软件大道的运行。

另一方面,软件大道的交通运行复杂,本身也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本设计通过发放调查表格和路边调查手段,获取该区域居民和相关人员进出及软件大道交通运行特性,掌握用地对道路交通运行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优化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交通组织的方案或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由于出行者的交通需求不断多样化和多元化,有效的引导和控制城市居民出行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探究出行者行为的特点和规律势在必行。

出行者交通需求的满足要依靠城市各种出行方式,同时出行者的选择行为影响着出行方式的结构。

不同的出行方式占用道路资源的差别较大,在城市道路资源是一种有限资源、不可能无限制扩建的情况下,若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就需要引导和管理居民出行选择占用道路资源较小的出行方式出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20世纪70年代,一些学者分析研究了空间和时间约束下的个体出行行为,并深入探讨了个体出行与空间和时间约束的特性关系,为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Hagerstrand提出了时空棱柱的概念,这一概念强调的是行为的空间和时间约束;Cullen和Godson通过大量实验发现Hagerstrand提出的空间和时间约束中,时间约束的严格程度与出行目的密切相关,并且空间和时间约束的严格程度是不同的,他们认为时间约束要比空间约束更加严格。

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开始分析多变量影响因子对个体出行活动的影响,根据目的不同对出行进行了细分和排序,并且针对某种出行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行程安排模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论文对居民出行特性、土地利用性质的划分及居民出行预测进行了理论的研究。

论文不仅运用定性的分析研究方法,定义了商业住宅区居民出行的含义;而且做了定量的研究工作;综合运用了对城市商业住宅区居民的出行特性进行了分析;进行了软件大道商业住宅区居民交通调查;建立居民出行随时间空间变化的模型预测了软件大道商业住宅区居民出行。

本论文共四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第1周 草拟毕业设计(论文)章节结构,完成开题报告第2~4周 基本资料调查,绘制平面图第5~6周 基本数据及资料分析,设计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第7~9周 撰写论文并开展交通组织优化优先设计第10周 撰写论文并开展平面设计图绘制第11周 完成论文撰写并整理调查资料、分析结论和设计成果第12周 准备答辩第13周 进行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