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点交通一体化衔接设计——以南京3号线天润城站点为例开题报告

 2022-11-03 10:12:5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现代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交通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而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其安全、舒适、高效率的特点,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与运营,促进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是面向城市轨道交通的土地开发战略,即一方面在开展城市交通规划时,以大运量、高效率、环境友好的轨道交通为骨干,配合步行及地面公交接驳,从而减少市民出行对地面交通和私家车的需求。

由于天润城站点初期预估客流量较低,站点规模较小,而该站点周围居民区密布,客流量巨大,只能勉强满足居民出行需求,本文从站点交通一体化衔接设计,丰富完善居民的出行衔接需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到目前为止,对地铁交通一体化衔接的设计已经发表了较多文献,但对于南京市3号线天润城站点的调查研究较少,本论文的研究正是基于此,主要解决以下关键问题:1.国内外交通一体化衔接设计案例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一些经典案例的分析来确定南京3号线天润城站点交通的情况。

2.南京3号线及天润城站点建设条件及沿线交通现状调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公共交通的衔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空间范围的不断拓展,我国大中城市普遍面临着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双重挑战,如果再运用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就有可能走上西方发达国家无序蔓延的老路。

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TOD)是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协调发展的理想模式,是对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结合的分析方法最好的诠释。

周玮明【3】在《T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开发方法》中讲到:国内很多学者开始转向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模式(TOD),国内在对TOD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方面起步较晚,在本土化运用中主要还是参照国外的经验数据,国内学者TOD模式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而缺乏对微观地区的TOD模式研究方法和模型,因此可操作性较差,而TOD模式的轨道交通规划才是解决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问题的有力手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1.研究内容地铁交通一体化衔接设计是一项具体的研究,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调查与研究,借鉴国内外经典案例的分析结合自己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深入地了解天润城地铁站附近的交通情况。

2.国内外交通一体化衔接设计案例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一些经典案例的分析来确定南京3号线天润城站点交通的情况,如上海虹桥站,日本东京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按指导教师指定的英文原文进行翻译,及时完成翻译工作;2、检索与阅读相关专业文献,写出文献综述,按时提交开题报告;3、南京地铁3号线及天润城站点建设条件及沿线交通现状调查;4、汇总调查数据,整理分析;5、交通一体化衔接的内容和原则总结;6、得出初步改善方案;7、天润城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与P R枢纽的衔接换乘方案;8、撰写毕业论文初稿,完成中期检查;9、初步修改论文,完善不足之处;10、修改论文初稿;11、反复修改、完善论文;12、毕业论文定稿并打印装订成册,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答辩;13、整理全部研究内容,理清答辩思路;答辩;规范化检查、评定成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