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大城市郊区化和卫星城的发展,导致城市职住分离现象明显。
中心城区的高地价和过度拥挤以及对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追求,迫使人口向城市边缘迁移。
城市骨干交通网络(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快线)的逐步建设,加速了职住分离和城市郊区化的进程,居住于城市外围的居民仍有前往市中心购物、工作、上学等需求。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文以公共交通可达性低的盲点区域出行难问题为切入点,重点研究基于轨道接驳的微循环公交线路布设方法,明确微循环公交的概念,分析微循环公交线路模式以及微循环公交与轨道交通线路的衔接形式,总结分析微循环公交接驳客流的基本特征,建立基于轨道接驳的微循环公交线路布设模型,并选择算法求解。最后以南京江北新区桥北片区为例,应用本文提出的微循环公交线路布设方法,布设了微循环公交线路,证明了方法的实用性。
关键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微循环公交线路布设方法方面
莫一魁[1]等在常规公交线路布设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微循环公交线路的特性和功能,并通过实证案例说明了研究的实用价值与意义。
吴醒[2]重点研究了区域公交可达性的线路布设区域确定方法和站点选取方法,以国内小区布局特点及小区居民出行特性为出发点,构建了接驳轨道交通微循环公交线路多目标规划模型,并选用北京某地区为例,证明了方法的实用性。
4. 研究方案
1、针对基于轨道接驳的微循环公交线路布设研究这个课题内容检索与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背景和意义,本文以公共交通可达性低的盲点区域出行难问题为切入点,重点研究基于轨道接驳的微循环公交线路布设方法。
2、对微循环公交进行分析,明确微循环公交的概念、特点以及功能定位,并分析微循环公交的线路模式以及微循环公交与轨道交通线路的衔接形式。同时,调查微循环公交接驳客流的客流量,分析接驳客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最后总结微循环公交接驳客流的基本特征。
3、深入思考和研究基于轨道接驳的微循环公交线路布设方法,首先明确基于轨道接驳的微循环公交线路布设原则,其次梳理设计接驳线路的流程,然后从乘客需求角度出发,以乘客出行成本最小确定最佳站点间距,并以此确定的最佳服务半径为主要约束条件,以小区微循环公交出行乘次步行到站点距离总和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基于轨道接驳的微循环公交站点选址模型,并根据站点选址原则和最佳站点间距确定接驳站点位置,最终在此基础上,以线路客流密度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基于轨道接驳的微循环公交线路布设模型,并选择算法求解。
5. 工作计划
第1周:检索与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理清研究思路,撰写开题报告并完成提交。
第2周:进一步阅读相关研究成果,深化研究内容,形成论文三级目录,完成概述章节。
第3周:明确微循环公交的概念,分析微循环公交线路模式以及衔接形式。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