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12149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成品码头货场一直沿用传统的主要依靠人工协调处理整个生产运转的管理模式,存在着装卸效率和堆场利用率低、码头吞吐量不高、信息获取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无法满足现代物流的信息化要求,成为影响港口总体竞争力提高的瓶颈。码头货类繁多,尺寸不一,造成堆放时准确描述货物位置变得十分困难,因此货物的位置信息描述不尽详细,混票误装的现象时有发生,货运部门制定计划时,无法准确高效地掌握货场信息,这不仅影响了装卸作业的效率,也大大增加了货运调度部门制定进场计划的难度,堆场利用率难以提高,造成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不良性循环。有时还由于堆存不规范,造成集港时集港车辆堵塞道路,装船时找不到货物的现象[1-2]。因此,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成品货码头生产管理水平,对于港口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相关学者对码头库场货位优化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国内方面,沈国华[3](2003)进行调查研究和收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制约武钢工业港成品码头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并对它们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并借助现代物流理论和信息技术,建立了物流模型,提出了武钢工业港成品码头船舶货物配载的原则和解决武钢工业港不合理“加载”作业的优化方法。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
港口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城市空间结构塑造的重要力量。受全球化影响,港口规模急剧扩张,港口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要实现港口大国向港口强国的转型,推动港口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发展,有必要加强港口空间组织与布局规律的研究,以提高港口运营效率,优化港口土地利用。本文以武钢工业港成品码头为研究对象,研究库场货位优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分析武钢工业港成品码头和库场现状分析;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3周:查阅相关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第4—6周:进一步收集资料和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第7—10周:完成论文初稿;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杨志刚.集装箱码头业务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2]王海平.中国集装箱运输发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沈国华. 武钢工业港成品码头生产物流管理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