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状况及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推进,中美贸易飞速发展,中国经济也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近年来,美中贸易逆差额不断上升,加剧了两国之间日益升级的贸易争端,并严重影响了两国经济正常的交流与政治上的博弈。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两国贸易逆差的现状;
2、美中两国在贸易中不同的政策及比较优势;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美国对华商品采取反补贴的调查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出口的电扇开展反补贴调查,然而此次对华反补贴的调查因美国国内法律规定不得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采取反补贴而夭折,到了20世纪初,美国对华反补贴的策略开始转变,在铜版纸案上,美国商务部提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经济导向产业将与反补贴挂钩,伴随着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中美之间的经济往来频繁,美国对华反补贴案的趋势是逐渐增加,因此中美贸易逆差进入了矛盾激化阶段。
对于中美贸易的趋势,黄莹和高泽金(2012)在《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原因及对策》提出:由于美国的反补贴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产生的,而美国政府缺乏此项反补贴案件的侦查,美国政府并没有涉及到关于中国的反补贴税案件。但是2007年以后,美国商务部开始尝试对非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使用反补贴类型的法律,因此美国对华的贸易逆差出现过短暂的减速现象。然而从2013年开始,美中贸易逆差不断加大,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依然在美国国际收支中占据主导地位。
王达和白大范(2012)指出美国持续加强对华的出口管制严重减弱了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从而很大程度地导致了美中贸易的不平衡,同时也加剧了美中双边贸易的摩擦。近年来,中国经济迎来新的发展,而美国处在经济复苏阶段,因此美国多次采用贸易保护政策来维护本国的贸易利益。美国在这几年不断丰富《反补贴法》的内涵,目的都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出口补贴政策,反补贴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逐渐追赶反倾销的步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惯用的贸易救济措施。
在两国的比较优势上,高永福(2009)认为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这体现了中国劳动力资源丰裕,并且成本低廉的优势;而美国出口中国的产品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为主,附加值较高。由此可知,美中贸易中存在着明显的互补性。但由于美国方面采取出口管制和经济制裁,并实施贸易赤字政策,同时由于中国人民币汇率下调,财政信贷紧缩和国内经济调整,导致了中美两国贸易的失衡。
4. 研究方案
通过借鉴前人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文试图调研发现美中贸易中存在的不平衡现象,分析其与人民币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主要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总结国内外对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接着提出自己的假设,并搜集数据建立模型,最后解读模型并得出结论。
本文主要框架:
5. 工作计划
1)查阅与美中贸易逆差、贸易保护及非市场经济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
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3)进行实地调查及访谈;案例分析,比较分析;进行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的撰写工作;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