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当今的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公民的生活变得渐渐富余。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技术为海外商品的轰炸式营销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至此,海外购物这一较为冷门的概念逐渐成为了大势,并在中国引起狂潮。
近年来,中国公民去日旅游更不如说是去日购物,这使得国产产品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在中国公民较为富足的时代,人们对于产品的需求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因此,研究中国公民的迷日消费行为不论是从经销商,还是从消费者本身来看,都显得非常重要。本课题拟从消费者的消费起因、习惯、心理以及日商的营销手段作为主要切入点进行研究,从而为中国制造的中国经销商缓解目前尴尬境地和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并且提醒国人理性消费,适度消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海外购物的由来、发展现状以及趋势;
2、赴日购物兴起的原因;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所谓抢购马桶盖其实只是我国公民蜂拥日本抢购各种商品一种夸张的代名词,殷燕楠,石月红(2015)谈到2015年春节,多达45万的中国游客到日本旅游,人均消费约1.3万人民币,消费总金额近60亿人民币,这个现象引发了国内各大媒体的关注[1]。这就是如今我国公民消费的从众性的典型表现。
抢购马桶盖是中国公民消费盲目从众的典例。岳纲举(2015)说到部分中国游客到日本抢购马桶盖的现象是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脑袋支配双脚的消费形态[2]。许多网友认为:这样的行为,太有失中国人的面子了,这是国人崇洋媚外的心态作祟等等。而田妞(2015)对此解释道:究其原因无非两点,其一是在日本销售的马桶盖在国内没有同型号出售;其二是马桶盖的生产标准完全依据日本的相关标准生产,质量要优于国内的同品牌产品。换言之,中国游客在日本商场里抢购买的不是日本商品,而是日本标准[4]。国人赴海外抢购,究其更深层的原因,雒泽华(2015)认为:但要是认真思考这种现象的前因后果,我要说且慢嘲笑,用户买的是品质,产品品质背后则是长期负责任的监管[3]!而在我国,由于缺乏监管力度,导致出口和内销质量的不对等,李富勇(2015)说道:何况在许多质量和安全标准方面,国家标准却低于发达国家。累积所致,不仅固化了消费者的不信任感,而且洋商洋货也顺坡下驴,看人下菜碟[13]。在多年人口红利的驱动下,中国更注重的是量产,以求取价格优势,殷燕楠,石月红(2015)认为:一直以来,中国的传统制造业追求的是价格竞争,商家为了谋取更多利润,采取低成本策略迅速抢占市场。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人对产品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价格便宜,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好用,享受以及从产品中获得的乐趣越来越被消费者重视,由此导致中国市场供需不对接,将市场拱手让给了日本[1]。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需求也逐步提升,王聃(2015)解说道:不必去嘲笑那些在日本买马桶盖的国民钱多人傻,同样无须去指责松下的曲线销售策略,更需看到的是,海外销售的热络,其实是深层次的境内消费供求关系的扭曲[10]。国产货相较于日货而言,生产标准不够严格,市场上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因此,国人赴海外抢购不过是积压对国货的愤怒而在海外的一次情绪爆发,一次购物能量的释放。
国产陷入如今的泥潭也非一日之功,况昌勋(2015)道:中国企业发韧于物资缺乏的年代,那时候消费者可以选择的产品少,对于产品质量、设计的要求不高,长此以往企业往往忽视创新,缺乏创新动力[6]。中国擅制造,却不擅智造,究其原因,王石川(2015)如此归纳道:一是我们曾推行的市场换技术战略,技术创新因此被弱化;二是传统制造业害怕转型,自主创新能力弱,抄袭、山寨产品多,挤压高质量企业生产空间等等[5]。不仅如此,中国的因此,由于国内销售的产品质量方面的欠缺而引发更深层问题:品牌形象问题,刘步尘(2015)对此举例说道:举一个例子,中国企业重视知名度提升,做起广告很舍得花钱,但是,当企业出现诚信危机,他们往往会选择回避或沉默,岂不知诚信危机才是对品牌形象最大的伤害[7]。但中国大环境所趋,周密(2015):即便有少数厂商关注到高层次消费领域,但在品牌影响力上仍非常不足,无法与国外厂商进行有效竞争[11]。那么今日国产就是在为过去的不诚信买单,吕月星(2015)如此说道:品牌弱势制约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为中国产品开拓国内与国外市场制造了重重困难,造成产品市场份额的减少[7]。当然除了企业本身的问题,日元贬值也是一个促进中国公民到日本抢购商品的重要因素,叶檀(2015)认为:消费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制造产能过剩,消费者却大肆在国外购物,日元、欧元贬值是重要原因,但肯定不是唯一原因[12]。
4. 研究方案
通过借鉴消费心理学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文试图调研我国公民蜂拥日本抢购商品现象存在问题,分析影响我国企业将居民消费留在国内的措施。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本文主要框架:
5. 工作计划
1)查阅与我国公民蜂拥日本抢购商品以及消费者心理、行为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
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3)进行实地调查及访谈;案例分析,比较分析;进行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的撰写工作;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