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文化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国家软实力,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贸易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我国是世界文化大国,有着丰富悠久的文化,具有发展壮大文化贸易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贸易从无到有,规模逐渐扩大。研究我国文化贸易可以了解我国文化贸易的现状,研究影响因素及不足。针对我国文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利因素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良路径,为文化贸易发展贡献新思路。目前我国文化出口存在贸易逆差较大,贸易方式单一:产品模式重复,缺乏比较优势:缺乏管理经验,产业关联不强:资源开发不当,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企业资金不足,出口平台不完善:人才储备与贸易发展不匹配。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由于学术界对于文化贸易的定义并不统一,首先要对文化贸易内涵做一个大致的、范围的界定;
2、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故文化贸易涉及广泛、繁多,需透彻了解;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国际文化贸易的概念内涵关于国际文化贸易的概念,国内外的文化学者、经济学者、政府官员及业内人士众说纷纭。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一致性的描述。有国内学者认为,文化贸易属于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的服务贸易,它是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贸易活动。文化产品不仅具有商品属性,同时也具有精神和意识形态属性。(周成名,2006)还有国内学者认为,文化贸易主要是指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文化产品(CulturalGoods)和文化服务(CulturalServices)的贸易活动。
姜雅瑞(2012)认为我国目前的文化贸易状况却不容乐观,虽然文化货物贸易处于顺差状态,但是文化服务和核心文化产品贸易却出现严重逆差,这对于我国维护文化安全很不利。因此,如何加快文化贸易的发展,扭转核心文化产品逆差状况这一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在阐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分析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表明近年来我国文化贸易得到一定的发展,并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商品结构不平衡;市场结构单一,文化服务贸易和核心文化产品贸易竞争力较差。
高洁(2005)认为文化贸易与一般的贸易形式不同,文化产业也与一般的产业不同,关键在于题目所涉及的交易对象满足的是精神上而非物质上的需求,这就会牵扯到价值观、意识形态等问题,从而引发国家文化主权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尽管目前文化贸易在整个贸易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其特殊性决定了其不寻常的受重视程度。
4. 研究方案
通过研究,本文试图调研我国文化贸易所存在得问题,分析各种因素对于文化贸易的影响。
研究方法:主要通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框架:
5. 工作计划
2022-2022-1学期
第4-10周 确定选题,课题调研,通过中国知网查阅我国文化贸易方面的资料,阅读、整理,完成开题报告。完成文化贸易方向的英文资料翻译。
第11-12周完成开题报告,论文初步框架(细化到二级标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