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进行区域间经贸合作,不断拓宽合作领域,东亚地区虽然在全球有着重要战略地位,然而由于东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合作起来 有较大难度。中国-东盟自贸区协定是中国对外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也是在中国和东盟各国努力推进东亚一体化的目标和期待下的成果,为如今RCEP更广泛的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以往的自由贸易协定通常是北北合作或南北合作,中国-东盟自贸区则是为南南合作创造了极好的实践。中国-东盟自贸区不仅在体量上排名靠前,是全球第五大自由贸易区,而且在推进关税减免,促进双方经贸及人员往来上都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2022年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成十二周年,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贸易效应进行阶段性评估有利于了解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进程,了解双方在彼此合作的竞争性和互补性,以便未来更好地与东盟国家展开更深入的合作,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进一步升级。同时,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量化评估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极佳例证,有利于充分挖掘双方贸易潜力,为RCEP的合作奠定基础。本文使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DID)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看作一项政策实验,通过测度成员国之间的双边贸易量等,对其产生的贸易效应进行计量经济学分析。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引言。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从现实和理论角度提出问题。通过事前和事后两种分析思路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得出自由贸易协定对双边贸易有显著促进作用和影响不是十分显著两种观点。国内外无论是事前研究还是事后研究的方法,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缺陷与短板,方法上存在局限性,会导致结果有偏。进而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框架与实证模型。
二、理论机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Krugman(1991)通过CGE模型,评估区域贸易协定对成员国社会福利的作用机制,发现成员国运输成本偏高时,区域贸易协定对成员国社会福利具有促进作用;当成员国运输成本较低时,区域贸易协定将限制成员国社会福利的提升。刘冰、陈淑梅(2014)利用GTAP模型就RCRP的经济效应变动展开研究,发现在RCRP成员国内降低贸易壁垒推进零关税将显著提升各成员国间的贸易规模,且贸易壁垒降低越多促进效应越明显。陈淑梅、赵亮(2015)分别对RCEP贸易协定、中日韩自贸区、中韩自贸区展开研究,通过GTAP模型评估三个自贸区建成时,对成员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三个自贸区对成员国社会经济具有正面影响。黄繁华、姜悦(2011)通过GTAP模型,分析中澳自贸区、中瑞自贸区对双方经济和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中瑞和中澳自贸区都有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能够对双方经济增长、贸易往来带来正向作用。宋晶恩(2011)通过拓展贸易引力模型验证中韩自贸协定的贸易效应,发现该自贸协定对两国的贸易往来都有显著的促进效应。郑亚莉(2013)利用引力模型对中智自贸协定对两国的贸易影响进行分析,得出该自贸协定对中国产品进入智利市场的促进作用大于智利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冯帆、程伟晶(2014)选择中国与东盟国家从1995年至2011年期间的贸易数据,就双方的贸易发展情况展开实证分析。实证发现,中国与东盟签订的自贸协议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发展均具有正向的作用效果,有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并对非协议方的影响并不明显,没有出现显著的贸易转移。韩召龙、徐春祥(2015)也通过引力模型分析中国与相关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能够有效刺激中国出口规模的增长,并能改善中国商品出口结构,对优化中国出口经济具有助力作用。王元月、王昌荣(2018)提出中国与周边主要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能带来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同时贸易创造效应的规模显著低于贸易转移效应规模。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2.31前完成开题工作;
2.2022.4.1前完成初稿;
5. 参考文献
[1]陈汉林,涂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国的静态贸易效应——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 (05): 47-50.
[2]陈虹,马永健.中国-欧盟自贸区经济效应的前瞻性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5(08):88-9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