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巴建交40多年来,双边经贸关系基础扎实,建立了紧密的贸易联系。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背景下,中巴贸易仍保持良好态势。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其中的亚马孙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同时也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淡水资源,这使得巴西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欧盟的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中国是巴西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目的地国和最大进口来源国。近年来,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伙伴关系日益紧密,中国是巴西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巴西则是中国第二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国,占中国农产品进口额的17%,由于资源禀赋差异,农产品贸易在中巴两国贸易关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从1992年到2016年,中巴农产品贸易规模快速扩大,贸易总额从10.67亿美元增加到230.20亿美元,增加了20.56倍,年均增长率为13.65%。2017年全年,中国和巴西进出口额为748.1亿美元,增长了27.9%。其中,巴西对中国出口474.9亿美元,增长35.2%,占巴西出口总额的21.8%,提高2.8个百分点;巴西自中国进口273.2亿美元,增长16.9%,占巴西进口总额的18.1%,提高1.1%。中国已经成为巴西第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各类农产品的竞争优势都有所下降,但是与此由于技术进步和土地资源丰富,巴西的谷物产量不断增加,产品的竞争力也不断提高。同时随着巴西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物流条件的改善,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尽管近年来中巴农产品贸易规模扩张迅速,但存在贸易极度不平衡并且产品单一化问题,主要表现为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以及大豆贸易额占双边农产品贸易额的80%以上。而这一问题制约着中巴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目前中巴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以及对双方农产品竞争优势及互补性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改变当前贸易产品结构单一化的情况,优化双边贸易。
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文献综述
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巴两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的研究相对较少。靖飞(2009)通过分析中巴贸易结构、贸易集中度和产业内贸易情况,发现两国农产品贸易集中度较高,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贸易优势互补性较强。耿晔强(2009)利用贸易优势指数、市场占有率等指标考察了巴西农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结果表明巴西农产品在中国市场表现强劲。部分学者将中巴贸易情况纳入到了整个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分析框架中,如:汤碧(2012)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产品相似度指数,分析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刘雪娇(2013)主要分析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情况及影响因素,指出中国和巴西主要属于产业间贸易。
现有的文献多从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贸易潜力、贸易增长空间的角度对中巴贸易进行研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30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2.2022年3月17日前:完成初稿
3.2022年5月5日前:完成论文修改、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
5. 参考文献
[1]王丹,刘艺卓,刘岩.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展望[J].世界农业,2018(02):173-175 181.
[2]韩亭辉,刘泽莹.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J].世界农业,2018(01):100-108.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