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与中国制造业的相关分析开题报告

 2022-08-04 09:39:5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与全球产品内分工的逐步深入,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渐渐深入人心,服务贸易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各国都开始将服务贸易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世界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服务贸易却呈现出突出性的结构失衡,服务出口主要依靠旅游、运输以及其他商业服务商业,截止2017年,中国的服务贸易总额只有6957亿美元,仅占货物贸易的1/6。而服务贸易却代表着一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深刻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发展和贸易格局。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水平迅速发展,制造业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至为关键的作用。但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在2010年以后就开始陷入了一个瓶颈期,国内人口红利优势的消失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得产能过剩、供需不平衡、技术含量低、竞争力水平不高等问题成为了中国制造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这迫使中国制造业要尽快摆脱处于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末端的困境,于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就势在必行。

生产性服务贸易是国际分工带来的产物,它并不直接用来消费,而是作为一种中间附加值加入到服务贸易的生产过程中,可以说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第三平台。其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回报率的特点,能够直接作用到产业价值链的生产过程中,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与进步,追上西方国家制造业发展的潮流与脚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根据本文研究内容,全文可以分为五章,具体介绍如下:

第一章导论,介绍研究的背景,引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描述当前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贸易和制造业现状,然后说明研究方法、文章整体框架、可能的创新点和难点

第二章文献综述,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Francois(1990)认为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有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整体水平,Nicolett和Scaroetta(2003)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生产效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Carrasco和Franquelo(2006)发现生产性服务贸易能够促进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的制造业结构转型、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Wolfmayr(2008)对16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惊醒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关国家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自由化,扩大了制造业的国际市场份额,提高了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效率。

郑春霞和陈漓高(2007)的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运用JK机制得出中国如果引进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推动本土的服务业发展。蒙英华、尹翔硕(2010)对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1997-2008年的数据进行了回归,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贸易可以促进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提高。王浅(2011)从附加值增加的6个角度来分析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影响的促进机理,深刻解析了中国制造业发展与生产性服务贸易的互补作用。李云鹏(2016)从三个理论的角度研究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通过推动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等来促进制造业的结构性调整。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30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2022年1月31日前完成资料收集,相关文献阅读。

2022年3月15日前完成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王影.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 李云鹏. 中国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

[3] 刘惠. 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四类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