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市场化的非最终消费服务,即为生产者提供作为中间投入的服务部门与行业。
生产性服务贸易是生产性服务业的跨国境发展,是生产性服务进出口的总称,是指企业为满足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中间服务的需求,与服务提供者之间产生的跨境服务交易活动。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贸易形势不断变化,特别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各国经济逐渐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迅速,1993年《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达成更是为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研究的重点有三个,一是分析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通过数据的截取整理,研究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整体规模,水平和速度。再从我国的贸易结构进行分析。二是国际竞争力分析,采用国际上常用的测算贸易竞争力的指标从横向和纵向分析两个方面入手,从而发现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最后针对所发现的问题以及就如何提高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出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achiup(1962)最早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从产品本身的属性特征以及人们的需求两个方面来阐释生产性服务贸易。James R.Markusen(1989)最早提出了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概念。他认为这种贸易模式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专业化的中间投入,说明参与国际服务贸易有利于提高专业化水平。
在国内关于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中,李江帆、毕斗斗(2004)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指那些主要为满足中间需求、向外部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投入服务的行业。张国丰(2007)通过测算中美两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保险和金融三个行业的专业化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RAC)指数对比发现,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尤其是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远低于美国。马瑞(2015)在利用四个指标对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分析后,认为中国的生产性服务贸易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竞争力较弱,尤其是现代化生产性服务贸易部门的国际竞争力尤为低下,据此提出了对策。杨琼(2016)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分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结构,即出口结构逐渐优化,进口结构不平衡,并主张以供给侧结构改革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贸易发展。何林、刘惠(2014)基于生产性服务贸易影响制造业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的双向视角下,运用岭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七类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四类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对技术能力强的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各不相同,生产性服务贸易不能提升技术能力弱的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七学期8-9周:完成选题。
2、第七学期10-12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积累有用信息,完成开题工作。
3、第七学期12-20周:撰写论文,提交初稿,听取老师的指导意见。
5. 参考文献
[1]Machiup. F.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Jersey [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2]J. R. Markusen. 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in Other SpecializedIntermediate Input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1):85-95.
[3]李江帆,毕斗斗.国外生产服务业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1):16-1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