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有制对中国海外并购交易成败的影响–以对欧洲投资为例开题报告

 2022-08-05 09:50:3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13年以来,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突破千亿美元,且至2012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在全球位次一直排名前三,2015、2016排名第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并购金额自2016年达千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148.6%。 据《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的数据显示,对外投资并购领域广泛,境外融资规模创历史之最。2017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并购共实施完成并购431起,金额高达1196.2亿美元。虽然中国海外并购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但根据CGIT数据库的数据显示,2005--2018年的中国企业对外大宗投资事件失败率为18%,虽然有整体的降低趋势,但情况仍不容乐观。由于中国正在日益崛起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一极,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形式较为紧张,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投资持有更多的怀疑和谨慎态度,因而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较大的风险。2006年至2017年期间,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占比整体下降,越来越多的非国有制企业采取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获得战略资产、占领新的市场,以快速提升国际竞争力。从而研究企业所有制形式是否是中国海外并购交易成败的影响显著因素很有必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研究主要根据CGIT数据库追踪的2005年--2018年期间,中国对外投资大宗事件的数据以及《2015年-2017年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的数据,分析企业所有制对中国海外并购交易成败的影响。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企业所有制性质是否对其海外并购交易有不利影响? 国有制性质对海外并购交易的影响是否会受其他因素 (如国别、行业性质、并购企业的收购经验、并购企业对被并购公司的控股比例等)的干扰?

写作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与本文相关的文献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研究影响海外并购成败的因素;第二类是研究上市公司控股层级对公司治理和表现的影响。

朱华(2016)通过建立Logit模型阐明了总体而言,国有企业在海外竞购中并未遭到区别于民营企业的显著劣势,且国有企业因凭借其规模优势带来的所有权优势能抵御外来者劣势成本,更容易获得并购的成功。 Sun (2012) 通过建立包括动态学习、价值链重建、产业要素禀赋等方面的相对所有者优势框架,解释了近年来中国和印度两国在发达国家进行的大量海外并购。部分研究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持乐观态度,虽然中国企业赴美并购案例由于CFIUS审查而导致的失败因素主要有政治原因、行业属性原因等,但也有并购成功的典范案例,中方应吸收借鉴其成功经验,充分沟通(杨伊婷,2018)。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率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较低,但控股层级较多的国有企业的海外并购成功率较高(孙旭光,2016)。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国有企业在不涉及敏感产业的前提下,企业所有制性质不会对海外并购产生显著影响 (杨波,2016)。 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间的经济关联程度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并购的成败有重要影响(孙烁,201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29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2、2020年3月13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3、2020年4月30日前----完成论文修改、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Sun,S. L., Peng, M. W., Ren, B., Yan, D..A Comparative Ownership AdvantageFramework for

Cross-borderMamp;As: The Rise of Chinese and Indian MNEs.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1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