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分水岭,全球经济进入了深度调整的新阶段。一方面是传统经济的持续低迷,而另一方面是数字经济的异军突起。在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新阶段的大背景下,中国数字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正成为创新经济增长方式的强大动能,并不断为全球经济复苏和社会进步积累经验。 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现有的多个大数据平台以及全球卫星夜间灯光数据统计均显示,长三角地区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显著。长三角地区不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从影响范围来看都已经成为世界超级经济体,具有带动中国整体经济格局不断变革的动力。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在市场力量与政府政策的共同支持下,区内各个经济主体为了共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产业分工与要素流动的基础上,不断降低相互之间的各种交易成本以及经济歧视,大力推动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为实现区域资源的合理分配、地域的合理分工以及经济的协同可持续发展做了许多尝试。而数字贸易数字贸易是以现代信息网络为载体,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实现传统实体货物、数字产品与服务、数字化知识与信息的高效交换,进而推动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并最终实现制造业智能化的新型贸易活动,是传统贸易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拓展与延伸更加有利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因此,本课题研究数字贸易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分析数字贸易对长三角发展一体化的影响,并结合研究结论提出推动数字贸易增长进而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写作提纲:
第一部分:引言和文献综述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与本文紧密相关的文献主要包括两类:一是研究数字贸易相关国际政策与国内发展政策以及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二是关于数字贸易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界定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第一类文献中,学者们主要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数字贸易政策出发,围绕国际数字贸易政策的规范与制定来研究现行国内数字贸易政策,进而论证数字贸易对于促进一国经济发展以及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影响。陈超凡,刘浩(2018)等从全球数字贸易的发展态势、限制因素出发,研究在全球数字贸易规制体系尚未成熟的条件下,各类监管措施对于全球数字贸易的发展的限制,包括数据本地化、数据与隐私保护、源代码和加密限制、知识产权保护、外商直接投资障碍等问题。以及为了更好地参与全球数字贸易,推动中国模式与全球标准更好地对接,提出了一系列中国的应对措施。周念利,陈寰琦,黄建伟(2017)等研究了在全球数字贸易治理体系构建过程中,中美两国由于在数字贸易相关产业上的比较优势迥异,进而提出了不同的规则诉求,并基于不同的路径来推出与践行体现其意志的数字贸易规则。文章对数字贸易规则“美式模板”的典型特征进行了提炼,并在此基础上对数字贸易规则“中式模板”的框架和重要关切进行研判。吴福象(2019)认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基于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原则,在平等互利基础上,通过制定各种机制化的条约、法规,建设相应的执行机构,降低各种生产要素流动的壁垒,实现所有合作成员的共同繁荣,提升区域的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此,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应放大长三角利益协同和共享效应,实现城市群的产业双迁;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多圈层、跨区域的国际产能合作;依托跨区域的园区合作,利用一揽子方案塑造W形价值链,这其中涉及到如何利用数字贸易的问题。 贾怀勤,刘楠(2019)在对国外和国内关于数字贸易及其测度的文献检索基础上,归纳他们的主要观点,梳理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路径。进而对我国学界深入开展此领域研究和政府参与数字贸易测度国际规范的开发提出建议。 千慧雄(2010)等研究表明,1978-2008年间,长三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以上海为中心的一体化过程,并且长三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经历了“制度变迁推进型一体化”、“制度与市场角力型一体化”和“市场推进型一体化”三个阶段。 程筱艾(2019)的研究发现,长三角一体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行政壁垒、地方保护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各地方政府应加强合作意识,完善区域法制化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从而明确了长三角一体化未来发展的方向。 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对于数字贸易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经进行了很多理论和实证研究,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具有启发性的结论。但是目前更多集中于研究数字贸易本身的发展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整体规划,对于数字贸易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具体影响研究还显得不足,而且关于中国数字贸易具体发展及其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的影响分析不够。尤其是现有研究中对于全球化的外部环境、中国国情特殊性的考虑不够,没有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体结合起来,因而现有理论研究并没有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出具体有效的针对性建议。 |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0月27日-2022年11月1日:完成选题。
2、2022年11月5日-2022年11月29日:阅读大量资料并选取有用资料待用,积累最新信息,完成开题工作 。
3、2022年12月1日-2022年3月13日: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5. 参考文献
[1]龚晓莺,王海飞.当代数字经济的发展及其效应研究[J].电子政务,2019(08):51-62. [2]蓝庆新,窦凯.美欧日数字贸易的内涵演变、发展趋势及中国策略[J].国际贸易,2019(06):48-54. [3]王文,刘玉书,梁雨谷.数字“一带一路”:进展、挑战与实践方案[J].社会科学战线,2019(06):72-81. [4]张辉,石琳.数字经济:新时代的新动力[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2):10-22. [5]刘航,伏霖,李涛,孙宝文.基于中国实践的互联网与数字经济研究——首届互联网与数字经济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19,54(03):204-208. [6]荆文君,孙宝文.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经济学家,2019(02):66-73. [7]吴福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协同与共享[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04):34-40. [8]张学良,林永然,孟美侠.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演进:经验总结与发展趋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3(01):138-147. [9]洪银兴,王振,曾刚,滕堂伟,李湛,王晓娟,郁鸿胜,李娜,张彦.长三角一体化新趋势[J].上海经济,2018(03):122-148. [10]李世奇,朱平芳.长三角一体化评价的指标探索及其新发现[J].南京社会科学,2017(07):33-40. [11]千慧雄.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测度[J].财贸研究,2010,21(05):24-31. [12]Cheng Wang,JianhuaWang,Yanping Zhao,Cong Zhong. The vertical migration and speciation of the Pbin the paddy soil: A case stud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hina[J].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9,179(Pt A). [13]Jing Gao,ZhaowuYu,Lucang Wang,Henrik Vejre. Suitabilit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based onecosystem service benefits and losses: A case study of the Yangtze River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China[J]. Ecological Indicators,2019,107. [14]Guoyu Xu,XiaodongRen,Kangning Xiong,Luqi Li,Xuecheng Bi,Qinglin Wu. Analysis of the drivingfactors of PM2.5 concentration in the air: A case study of the Yangtze RiverDelta, China[J]. Ecological Indicators,2020,110. [15]Qirui Xue,XiaohuaYang,Feifei Wu. A three-stage hybrid model for the regional assessment,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the land resourcescomprehensive supporting capacit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agglomeration[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9. [16]Wang Cheng,WangJianhua,Zhao Yanping,Zhong Cong. The vertical migration and speciation of thePb in the paddy soil: A case stud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hina.[J].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9,179(Pt A).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