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路径探析开题报告

 2022-08-09 09:10:5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性逐提升,全球价值链参与国家不断增多, 发展中国家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消费市场出现变化,产生持续增长的居民消费需求,与此同时亚洲各国存在生产潜力, 需求和供给的融合逐步形成了东亚世界工厂的地位。

亚洲各国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参与到东亚价值供应链中。

近几十年来随着价值链的发展演化,东亚各国的经济角色也相应发生变化,东亚地区经济融合的趋势加强,价值链的发展增进了贸易的便利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本文拟对当下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现状进行描述,然后针对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进行剖析,并利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中国价值链提升的政策思路。

2.关键问题:(1)为什么要提升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2)怎么提升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路径探析)3.写作提纲:一、 引言1.选题背景与意义2.文献综述二、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现状分析1.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发展情况2.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3.中国在国际不同分工阶段的竞争力三、 中国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路径探析1. 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2. 提升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路径探析四、 总结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价值链治理、政府角色分析等角度。

例如叶斯柏森等人(2014)将研究从价值链内部的治理机制为分析重点拓展到了监管和公共部门等制度因素对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作用机制;Gereffi (2014)认为在华盛顿共识之后的时期,政治制度和权利的竞争中心的出现已经导致了国家能力的扩散;Yeung (2014)认为支持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活动,是经济行为者和国家机构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的重大转变。

Nei1son (2014)质疑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和时间对于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发展中角色重新定位的路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17年11月-17年12月,确定论文题目,制订计划并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初稿,上交导师查阅;2.18年2月-3月,查找翻阅相关论文资料,如文献、论文集、著作等,建立论文框架并完成论文初稿;3.18年4月,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的写作,并保证格式符合要求,填写论文中期检查表、任务书等,上交论文初稿和英文翻译稿及原件,进行中期检查;4.18年5月,接受指导老师批阅意见对论文、英文翻译等材料进行修改完善;5.18年6月,仔细阅读已完成的论文及相关资料以备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1]付丽.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趋势及影响[J].国家经济合作,2013,(3):33-35.[2]陈启清.正确理解和适应新常态[J].中国国情国力,2014,(10): 21-23[3]窦菲菲.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双向直接投资发展[J].财经科学,2015,(02): 1-12[4]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2014-2015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5]李静.初始人力资本、垂直专业化与产业全球价值链跃迁[J].世界经济研究,2015,(1):65-73[6]李强,郑江淮.基于产品内分工的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理论假设与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3,(9):95-102[7]刘琳.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测度与分析-基于增加值贸易的考察[J].世界经济研究,2015,(6):71-83[8]王金亮.基于上游度测算的我国产业全球地位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4,(3):25-33[9]赵增耀,沈能.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我国企业价值链影响的非线性效应[J].国际贸易ICI题,2014,(5):23-34[10]张慧明,蔡银寅.中国制造业如何走出#8220;低端锁定#8221;-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5,(1):52-65[11]Ponte S, Kelling I, Jespersen K S, et al. The blue revolution in Asia: upgrading and governance in aquaculture valuechains[J]. World Development, 2014, 64: 52-64[12]Jun W. Technology Spillovers in the Multinational Outsourcing System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Recipient Countries[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4,35(2):44-63[13]Baldwin R. Trade and industrialisation after globa isation''''s 2nd unbundling: How building and joining a supply chain are different and why it matters[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1[14]De Marchi V, Di Maria E, Ponte S. Multinational firms and the management of global networks: Insights from global value chain studies[J]. Orchestration of the global network organization, 2014: 463-486[15]Gereff G. Global value chains in a post-Washington Consensus world[J]. Review of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014, 21(1): 9-37[16]Neilson J, Pritchard B, Yeung H W. Global value chains and global productionnetworks in the chang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n introduction[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014, 21(1): 1-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