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通过将传统的国际贸易流程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降低了企业进入外贸行业的固定成本以及边际交易成本并改善了资源的分配,从而扩大了贸易主体,丰富了贸易的内容与形式,正逐渐成为促进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我国非常重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十三五”规划中强调了要发展跨境电商,打造国际电子商务大市场。根据《MobData:2018跨境电商研究报告》,我国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从2012年的2.1万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8.8万亿元,进出口结构中以出口为主。由此可见,跨境电商作为贸易新业态,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对外贸易形式,为对外贸易注入新活力,也正在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从目前国际环境看,跨境电商作为一种小批量、多层次的、新型的贸易方式和业态,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寻常的重要意义,因而在跨境电商的发展过程中,便利化的通关与结汇成为一大需求,提升贸易的便利化也逐渐被世界各国和贸易组织所重视。
然而随着全球化程度加深,进出口贸易往来频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国繁琐的通关手续、较低的科技水平、不完善的基础设施与制度等“贸易的非效率性”仍然存在,成为阻碍国际贸易往来的重要因素。同时,贸易便利化在跨境电商领域的研究也较少,为了促进跨境电商的进一步发展,研究贸易便利化对于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以及如何促进贸易便利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动力,贸易便利化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研究尚且还不多。为了研究贸易便利化的各个层面产生的影响,本文将采用层次分析法,在Wilson四个一级指标的框架下,选取10个我国主要的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国作为样本。接着,构建引力模型,拟将TFI与GDP、人口和关税作为解释变量,研究对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规模的影响,因而将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作为被解释变量构建回归方程进行实证分析,测度贸易便利化对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
研究的关键在于一是贸易便利化指标的选择,二是数据的准确性。基于Wilson的指标体系虽可以完善到20个二级指标,但是由于涉及的国家以及各国的环境制度差异之多,仍然可能不够全面或恰当。同时,在实证部分,缺乏历年官方的跨境电商出口数据,需要通过跨境电商在贸易量上的占比测算,因而可能难以很精确。
论文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关于贸易便利化的研究
贸易便利化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的北欧国家诞生,体现欧洲的一些主要的贸易国对于二战之后,贸易过程中存在的复杂的通关流程与繁琐的手续的不满,因而有许多关于简化流程与标准化规则制定的研究和评价体系来实现贸易的效率与便利化。
Hummels(2001)通过计算得出提高每天通过速度节约的时间成本相当于0.5%的关税成本,由此得出贸易便利化在海关通过速度方面对企业成本有重要影响作用。Djankov(2006)则选用进出口花费时长这一指标表示一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认为该指标能很好地代表一国的基础设施质量和进出口效率。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2: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填写好《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
2、2022.12:提交开题报告;
3、2022.1:完成外文原版材料翻译和初稿;
5. 参考文献
[1]田志媛.国家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政策解读[J].中国集体经济,2020(25):101-102.
[2]王瑞,顾秋阳,钟冰平.跨境电商需要什么样的贸易便利化?——来自中国35个城市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证据[J].浙江学刊,2020(04):100-110.
[3]刘子臻. 贸易便利化水平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