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住房支付能力角度对深圳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17 19:43:5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且人们对住房有刚性需求,再加上改革开放后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使中国的房价一路高升,而与此相对应的工资涨幅却远不如房价,这就导致了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与市场住房价格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很多人仅靠工资买不起房。而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对房子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有房才有家的传统延续千年,以房子为标志的家更成为了游子避风的港湾。在中国人的心中,房子是家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因此,保证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实现#8220;住有所居#8221;,进而#8220;居者有其屋#8221;的目标,成为了各国政府保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城市的低收入社区中的中低收入群体数量庞大,这个群体的住房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许多学者都在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深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经济发展十分迅猛,曾经创造过#8220;深圳速度#8221;。伴随着高速发展而来的,是越来越高的房价。而深圳又是中国的移民城市,外来人口众多,增长速度快,比例高。城市低收入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等构成城市低收入人员的主体,他们的住房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凸显,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深圳市政府积极推进保障房事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然而,实现#8220;十二五#8221;末期的住房保障体系发展目标,我们还需要结合深圳市的实际进行详细的研究工作,来为保障房事业的实施提供更好的服务。本文试图在研究国内外关于低收入阶层住房保障理论的时间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市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研究,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第一章:绪论。在总结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整理出研究思路。

第二章:低收入社区居民住房保障的理论分析。首先对低收入社区居民住房保障情况进行经济学分析,其次介绍住房支付能力的概念、衡量指标和影响因素,最后选取指标及分析方法。

第三章:深圳市的实证分析。首先介绍深圳市的住房保障政策与财政投入情况;其次对深圳市住房价格、城镇居民的家庭收入和房价收入比进行分析;再次用调查数据进行低收入社区的实证分析,包括两部分:一是基本情况、收入与消费情况和住房情况的分析,二是住房支付能力、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因素、住房支付能力的动态变化、住房保障率的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1954年,在他的《激励与个性中》,他将人的需要分为五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在归纳整理相关文献理论的基础上,从问卷调查收集低收入社区居民的数据以及从深圳市统计年鉴和房地产交易中心等收集的相关数据入手,先分析深圳市的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后进行低收入社区居民的住房现状以及住房支付能力的研究,分析预测其住房保障的需求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5. 参考文献

[1] 徐虹.住房支付能力视角下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价格研究[M]建筑经济,2013(8)

[2] 姚玲珍.中国公共住房政策模式研究[M]#8226;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 包宗华.住宅与房地产[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