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城镇化发展与粮食产量关系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2022-08-09 09:11:2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李克强总理指出,推进城镇化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我国任何时候都要立足国内解决吃饭问题,这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只有农业发展,才能支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大以及转移为城镇人口的农村人口日益增多,耕地面积面临严峻态势。那么,稳定粮食产量是否意味着要放弃城镇化建设?我们必须关注城镇化水平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才能协调推进粮食产量稳定和城镇化的共同发展,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通过分析近二十几年来城镇化水平和我国粮食产量的关系,研究城镇化进程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2.拟解决的问题:城镇化进程中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如何衡量我国城镇化水平、粮食产量安全,如何找出城镇化率和粮食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3.写作提纲:引言;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实证分析;结论;政策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城市化和粮食产量的相互关系,国外学者并没有过多地进行关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关系。相比于国外,国内学者对城市化和粮食安全相关关系的研究更为多样化。

部分学者认为城镇化对粮食产量有负向的影响。城镇化占用了部分农用耕地,土地使用权流转会导致土地的#8220;非农化#8221;、#8220;非粮化#8221;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江喜林指出农村土地尤其是耕地用途的#8220;非农化#8221;加剧了我国耕地资源的短缺,危及粮食安全。朱贵忠指出土地流转过程中乱用耕地#8220;非粮化#8221;现象、农民把土地经营权当作财产性收入来源进行随意流转导致耕地土地的大量流失等,将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由于土地流转不规范不健全,耕地抛荒时有发生。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加。我国城镇化使得政府允许农村土地使用权进行流转。张云华指出土地流转促进了规模化经营,减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产出率,促进粮食增;任保秋指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使土地向种植能手集中,形成规模经济,生产者可以合理规划和组织生产,从而节约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粮食产量。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0日前--阅读国内外现有文献,完成选题工作

2.2022年11月30日前--完成开题工作,撰写、提交、修改开题报告

3.2022年3月18日前--查找数据,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赵丽平,侯德林等.城镇化与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互动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183;资源与环境,2017(8):106-114.

2.涂涛涛,马强,李谷成.人口老龄化、人口城镇化与中国粮食安全-基于中国CGE模型的模拟[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7(4):109-118.

3.朱洪平.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粮食产出关系的实证分析[J].台湾农业探索,2017(2):29-3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