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的精准脱贫是重点,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迫近,精准扶贫也到了攻坚克难的冲刺期,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是我们必须要啃下的硬骨头,#8220;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8221;的任务依旧艰巨。
另外,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如何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首先需了解其收入结构特征,找出收入较低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办法。
(1)明确具有实际意义划分低收入群体的标准,分析低收入群体基本特征(教育、年龄、性别、基本生活保障、地区分布等),从基本特征中找出可能造成低收入的因素。
(2)研究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结构,对比高收入者的收入结构,找到提高收入的可能因素。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橄榄型结构需要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有研究表明,对于中等收入规模的变动,低收入群体内部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其有正向影响。
另外,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低收入群体占比64%,大部分都来自农村。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不仅是构筑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的需要,还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0日(本学期第十三周)--完成选题工作 2.2022年11月30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3.2022年3月18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4.2022年4月30日前--完成论文修改、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 5.2022年5月25日前--完成答辩环节工作,成绩发布 6.2022年6月20日前--完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工作 7.2022年6月10日--6月30日:院系完成论文工作总结、遴选参评省优论文、督导组毕业论文校内抽检工作。
5. 参考文献
[1]Kharas, Homi. The Emerging Middle Cla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Working Paper, 2010, World Bank. [2] 李春玲.中国特色的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界定--绝对标准模式与相对标准模式之比较[J].河北学刊,2017,(02):154-162. [3] 李实.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及其变化趋势[J].社会治理,2017,(06):32-34. [4] 谢勇,李放.城市低收入群体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京市的调查数据[J].人口与经济,2007,(04):31-35 45. [5] 于涛.城市二元结构中的收入差别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7,(07):20-30 37. [6] 阮敬,纪宏,刘楚萍.分布视角下的异质性群体收入分配格局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5,(01):109-124. [7] 李实.居民财产差距扩大需引起重视[N]. 经济日报,2016-04-29(014). [8] 宁光杰.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能力差异还是制度阻碍?--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4,(S1):102-115. [9] 高志仁. 农民财产性收入与城乡差距[J]. 经济科学,2008,(04):124-128. [10] 范从来.中国收入优先增长中的结构优化[J].学术月刊,2011,(10):67-73. [11]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课题组.专题二、#8220;十三五#8221;时期中等收入者规模及发展趋势[A].#8220;十三五#8221;时期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C]:2017:20. [12]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课题组.专题四:#8220;十三五#8221;时期居民财产差距的扩大趋势[A].#8220;十三五#8221;时期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C]:2017:9. [13] 李实,万海远.中国居民财产差距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劳动经济研究:2015,3(05):28-44. [14] 陈晓枫.影响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10,(01):65-70. [15] 李实.有效管控财产差距扩大风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6-28(004). [16] 伍中信,彭屹松.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23):128-131. [17] 刘淑清.提高中低收入居民财产性收入问题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06):80-85. [18] 李晓任,李实.我国农村地区收入不平等状况的新变化及其原因[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21(05):48-54. [19] 池振合,杨宜勇.城镇低收入群体规模及其变动趋势研究--基于北京市城镇住户调查数据[J].人口与经济,2013,(02):100-107. [20] 张中锦,范从来.江苏城乡收入结构优化研究--基于分项收入不平等效应的视角[J]. 江苏社会科学,2011,(04):228-234. [21] 沈婷,陈刚.金融多样性与收入不平等--基于中国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4,36(04):26-36 12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