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测度及区域比较研究开题报告

 2022-08-13 14:34:3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有重大意义的伟业。”2020年是我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农村人口全面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如何解决剩余贫困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找出促进农村减贫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催生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在此背景下,2020年1月20日,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明确提出到2025年,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有力地支撑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由此可见,数字乡村对于农村的发展以及减贫工作的推进是至关重要的。在理论方面,本文将构建出数字乡村的评价指标体系,探究数字乡村对于减贫的理论机理,为我国解决贫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同时利用数字乡村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数字乡村的建设进行评估,分析不同因素对于数字乡村的影响,为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在实践方面,首先可以促进我国减贫、扶贫工作的进行,进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其次可以利用数字乡村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数字乡村的建设进行评估,分析不同因素对于数字乡村的影响,为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一)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测度体系。关于数字乡村化评价指标体系,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本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构建数字乡村化发展评价指标来衡量数字乡村化水平。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直接影响着评价的结果。在遵循评价的系统性、典型性、动态性、简明科学性、可比可操作可量化的基本原则下,建立了数字乡村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一、二、三级指标作出初步设计(见图1)。

图1 数字乡村化评价指标体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关于数字乡村发展助力农村经济发展这一课题上,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研。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对我国数字乡村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后续进一步的研究。其次是探索现存问题的解决途径及构建衡量数字乡村化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是对深入进行数字乡村战略的路径探索。

一些学者对我国数字乡村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为后续研究数字乡村发展奠定了基础。吴浜源重点对江苏农业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他发现江苏农业产业发展不平衡,应以数字经济改造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生产向精细化、标准化发展[1]。王春晖指出在数字乡村推进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利用数字技术对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的保护,强化农田土壤生态环境检测与保护[2]。苏红键指出数字乡村作为新时期、新形势背景下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主要还面临以下四个问题:数字乡村缺乏整体规划涉及、智慧城乡建设差距较大、数字乡村建设存在地区不平衡及数字乡村的要素支撑有待加强[3]。刘美平、孙玉瑶指出我国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是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农村网民呈现大幅上升[4]。方迎君、张齐琦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优劣解距离法(TOPSIS)从基础设施层面评估其综合价值也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反映了浙江省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支持到位,建设水平不断提高[5]。苏婧从研究信阳毛尖发展现状入手,结合数字乡村战略,分析了信阳毛尖作为农产品区域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产品信息化程度不高、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不足及缺乏专业的数字经济主体[6]

Kelly Rijswijk、Laurens Klerkx在新西兰的背景下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农业知识提供者进行的29次半结构化访谈。结果农业知识和创新系统应通过预测可能的未来并反思这些对农业知识者的价值主张,商业模式和组织身份的后果,更好地支持农业知识者进行数字化和发展数字化战略[7]。张春玲、刘遵峰等建议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数字乡村建设,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8]。吴翌琳通过对传统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进行扩展,选取了数字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共享等10项一级指标及对应的31项二级指标对国家数字竞争力指数体系进行构建,系统评估了全球数字竞争力状况[8]。徐清源、单志广、马潮江通过回顾数字经济的理论体系和测度方法的相关研究,对比评述了数字经济和社会指数(DESI)、网络准备度(NRI)等12个国际和国内数字经济相关体系的优缺点及参考价值,并给出了中国用对比法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思路与建议[9]。单志广、唐斯斯等在三元空间理论的基础上,从信息网络空间、实体物理空间、人类社会空间3个空间维度设计三级指标,从而以评促建[10]。过晓颖、许伟平通过因子法得到了网络设施基础与安全保障系数、创新禀赋系数、开放竞争能力系数、专业人才充裕度系数这四个影响数字经济基础的四个主成分[11]。王宇晨、刘凤、魏岚星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由3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得出河南省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相对落后,农业资源未合理利用的结论[12]。沈剑波、王应宽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农业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等五个方面考虑,构建了一套相对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分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13]。张鸿、杜凯文[14]等通过构建数字乡村发展就绪度指标评价体系,该体系包含了数字乡村宏观环境、数字乡村基础设施支持、数字乡村信息环境、数字乡村政务环境、数字乡村应用环境5个一级指标和29个二级指标,应用AHP-熵权法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测算并评价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字乡村发展就绪度。国际方面许多学者也构建出了与数字经济相关指标体系,例如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网络准备度指数(NRI),重点分析了全球信息化领先国家和地区的排名、主要经验和做法[15]。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CT发展指数(IDI),IDI针对ICT接入、使用和技能设立了11项指标[16]。欧盟也发布了数字经济与社会指数(DESI),该指数是由欧盟根据各国宽带接入、人力资本等5个主要方面的31项二级指标得出,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科学性和延续性[1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0月,与指导老师见面商讨论文选题,撰写选题审批表;

2022年11月,收集、整分析研究资料;

2022年12月,撰写、提交、修改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吴浜源.江苏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困境及路径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24):259-261.

[2]王春晖.发展乡村“数字化生产力”弥补城乡“数字经济鸿沟”[J].中国电信业,2019(08):44-48.

[3]苏红键.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基础、问题与推进思路[J].城市,2019,(12):13-2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