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2022-08-14 09:47:5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城市化作为解决当前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根本途径也在进一步提升中,但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制约了城乡的发展,导致了较大的城乡差距存在。

2018年,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69,消费差距比为2.23,在新时代背景下,城乡差距是阻碍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是当前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

因此,研究城市化与城乡差距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文基于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消费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验证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消费差距的关系。

提纲:一、引言——论述城市化与城乡差距关系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城市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一部分学者认为城市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Lu等(2006)通过对1987-2001年间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城市化缩小了城乡差距;Lin等(2011)认为城市化有效缓解了城乡差距;陆铭、陈钊(2004)通过对1987-2001年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在考虑了城市化指标的内生性问题之后,发现城市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作用;姚耀军(2005)基于中国1978-2002年间的数据,通过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城市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薛立刚(2006)通过对比不同地区城市化现状,进一步提出城市化的提高能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相反,也有学者认为城市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程开明、李金昌(2007)根据1978-2004年的时序数据,以城市偏向,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对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城市化与城市偏向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肖卫(2010)基于分工演进和交易效率的视角,认为优先发展工业、劳动力流动限制等工业化、城市化倾向的政治因素在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陈晓毅(2010)运用SVAR模型对中国1978年-2008年城市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做出实证研究,发现城市化的发展在短期内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这种不利影响在长期来看将逐步消失。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2022年11月20日前——完成选题工作;

2022年12月11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06):50-58. [2]

[2]姚耀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02):49-59.

[3]薛立刚. 城镇化战略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