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从计算机技术创造至今,互联网不断与积极的迎合创新发展,并融合到经济和社会生活中,20世纪末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其于传统产业相互影响,互联网技术对产业更新改革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催生出新兴模式产生,并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相融。这也正是在中国经济处于经济增速逐渐平缓,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动能转换的宏观形势下,而互联网信息技术正以迅猛的势头发展,对消费有促进作用的同时,推动结构优化,对我国经济改革转型升级有着积极的推动力,“互联网 ”战略对国家治理角度看将会是对经济改革过程中重要的驱动力。国家治理政策制定加强“互联网 ”对经济改革的影响,为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 ”发展,通过出台相应产业政策,提升经济创新实力与技术水平,从而提升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互联网同样融入与文化中,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力的发展,只有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才能实现文化专业发展。在十三五规划中,文化产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 ”带来的新业态,新模式,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进行产业升级。互联网的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会,同时来带来了挑战。在十三五时期内,文化产业增速渐缓,亟需转型升级,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的相互作用,既是推动和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也是对经济发展的动力起加强作用。如此,“互联网 ”对文化产业的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吗?对文化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影响吗?如果有,影响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是通过作用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效率?这种影响时间上是否具有滞后性或是持久性?
在这样的政策规划背景下,理清“互联网 ”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兹事体大,探究“互联网 ”对文化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至关重要,对他是否改善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是否提升了文化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与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互联网 ”对文化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否有促进作用。首先,选用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 ”产生的意义,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与增长趋势,“互联网 ”对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探究作用机制是影响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或是其他方面。然后,讨论行业与地区之间的作用是否具有差异性,对哪个行业与地区影响更显著。最后根据实证检验进行阐述,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就目前已有文献综述和研究来看。总体大部分结论认为互联网能明显促进经济增长。一些研究用数据做支撑来验证宽带互联网渗透率与人均GDP呈正相关(chu,2013;韩宝国,朱平芳,2014;何仲等,2013)。荆文君和孙宝文(2020)从多重角度探究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利用三种路径新的投入要素、新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新的全要素生产率使经济得到增长。郭家堂和骆品亮(2016)采用2002-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思维、网络效应四个维度实证了互联网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张李义和涂奔(2017)选用中国2011-2015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论证互联网通过对金融发展变量起积极影响,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发展。(Porter,1985;Akerlof,1970)认为企业利用“互联网 ”扩大差异化,从而获得经济增长。
2、互联网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至2022年12.10日,拟订提纲。通过学校图书馆书籍、电子网络、杂志以及硕博论文收集相关资料,在学习所有与论题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总结并提炼出提纲,填写开题报告。
2、2022年12月至2月,完成初稿。进一步收集相关资料,按照前期拟订出的提纲,充实论文的内容,并对其加以具体分析论证,完成论文初稿。
3、2022年2月至3月,反复修改初稿。仔细阅读初稿,对其不足之处以及语句不通顺之处进行修改,并查阅近期文献充实论文。
5. 参考文献
[1]北京市'互联网 '统计研究课题组,郑新,孙宝文,鞠雪楠,荆文君,陈海云.“互联网 ”统计方法研究[J].调研世界,2017(01):52-56.
[2]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20):11-23.
[3] Chu,S.Y.,2013,”Internet,Economic Growth and Recession”,Modern Economy,Vol.04,pp.209~21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