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业务对上市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2-07-29 12:57:2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存贷利差为主要盈利来源的上市银行盈利能力受到了冲击;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不断分流上市银行的客户群体,上市银行吸储成本逐渐增大;与此同时,网络融资、民间借贷、资本市场融资也给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上市银行放贷压力逐步增大;外资银行的进入,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兴起,加剧了银行业之间的竞争,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竞争日趋白热化,资产负债业务发展空间有限,利差逐渐缩小挤压了上市银行利润。金融市场不断变化的同时,客户的金融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在这种大变革的激烈环境中如何求生存、谋发展成为各商业银行关注的焦点。而这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经营绩效,以较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在较为严格的资本监管约束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传统盈利模式将难以延续。在这种情况下,上市银行必须提高服务水平,寻求业务转型,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而中间业务凭借着产品种类多、占用银行资金少、收益高风险低等优势逐渐引起我国上市银行的重视,业内普遍认为发展中间业务能够提高上市银行的经营绩效,是寻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中间业务对上市银行的影响有多大、如何选择较为合理的中间业务规模与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当前迫切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1、上市银行经营业绩现状分析;2、上市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分析。包括(1)中间业务收入的总量分析;(2)中间业务收入的结构分析。并归纳其特点,探究对上市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3、研究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对中间业务的影响;4、探寻提高中间业务对上市银行经营业绩影响的方法。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如何对中间业务进行总量和结构上的分析;2、如何就中间业务对上市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正确的评价;3、如何更好的发展,创新中间业务,使其提高上市银行经营绩效。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起步较晚,现阶段其规模较小、品种较少,还未成为商业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所以对中间业务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关系研究较晚,也比较少。

研究主要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目前我国未对中间业务进行准确披露和规范,因而大部分研究集中在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上。

由于所选取的数据和实证方法不同,对于中间业务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也有不同的结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经营绩效的相关概述,包括中间业务的分类,特点和经营绩效的评估,以及中间业务与上市银行经营绩效的理论基础;2、对上市银行中间业务与经营绩效的现状分析;3、从扩大中间业务规模和改善中间业务结构,以及转变上市银行经营理念,加快业务转型等方面提出增强中间业务对上市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建议;4、结论。

5. 参考文献

[1] 翟丽娜.新形势下增强我国大型国有上市银行盈利能力可持续性研究[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3,(3):18-24.

[2] 赵永清,沈江.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纵横,2009,(2):17-20.

[3] 魏世杰,倪旎,付忠名.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中国40家银行的经验[J].未来与发展,2010,(2):51-5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