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选题背景:目前,我国是以货币供应量 M2 和信贷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分别来自于金融机构负债方和资产方,两个方向的传导机制分别通过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影响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深化与发展,直接融资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债券与股票的融资数量指数型增长,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以及创新型融资产品的不断丰富,保险、证券以及基金类等非金融机构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我国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巨大,使得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的有效性受到了挑战。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可以根据需求划分为若干层的指标,因此它可以在金融创新的浪潮中,根据经济结构的变化不断地修订完善,然而,信贷规模并没有“随机应变”的优势,由于当前信贷规模的狭隘性,已不能全面又准确反映我国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现状。为了准确反映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的作用与效果,政府结合当前金融体系建设性地提出了“社会融资规模”指标。
选题意义:由于社会融资规模是通过信贷渠道监测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这与信贷规模的作用机制是一样的,然而货币供应量是通过货币渠道监测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也就是说社会融资规模与信贷规模有着替代关系,然而社会融资规模与 M2 之间只有互补关系,所以当前很多学者通过研究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以及信贷规模的关系,判断哪个指标更适合作为中介目标,这种研究思路是错误的。为了研究信贷渠道中哪个指标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本文通过对当前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以及信贷规模做简单描述性分析,并且通过计量经济学中的VAR 模型检验两个指标是否满足中介目标的可控性、相关性、可测性;其次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与货币供应量在总量上非常接近,且结构优于 M2,以此研究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与广义货币供应量的中介目标属性是否具有一致性,是否能对宏观经济起相互协作作用,构成“两中介目标、两传导机制”模式的货币政策。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从信贷渠道与货币渠道两个方面分别研究社会融资规模作为我国货币传导机制中介目标的可行性,全文分为五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笔者阐明了文章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整理了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机制中介目标的相关研究现状,并且简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特色以及文章的不足之处。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方法和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口径的相关问题也有一定的研究。孙杨指出应将信贷资产证券化、“新三板”融资等纳入统计范畴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指标。谭惠琴认为社会融资规模指标的完善性不够,如保险和证券公司的贷款、私募股权基金等未计入指标体系。汪洋指出社会融资规模存在统计上的内生缺陷,既有统计遗漏,又有重复统计的不足。游碧芙、应千凡认为伴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加强,以及社会融资规模内涵的范围不断扩大,因此其统计口径也应当相应的随之调整,并指出应该将信用证、FDI 纳入到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范围。
国内研究现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10日-2022年12月25日 收集资料。阅读相关文献,确定论文题目,进行数据的收集。
201年12月26日-2022年2月15日开题报告与论文提纲。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明确写作要点,论文提纲。
2022年2月15日-2022年4月 论文写作。根据提纲完成相应内容,并在指导老师的意见下进行反复修改。
5. 参考文献
[1] 张原,王珍珍,陈玉菲.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联动性研究[J].财政研究,2014,(11):54~57. [20] 许坤,秦亚中,许婷婷.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研究——基于 2001~2013年三次产业数据[J].西南金融,2014,(10):19~23.
[2] 汪洋.社会融资规模指标是否有价值[J].当代财经,2014,(10):47~56.
[3] 程国平,刘丁平.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合理性[J].财经问题研究,2014,(09):54~5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