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影子银行( Shadow Banking System )逐渐走入公众的视线内,很多学者认为影子银行体系的崩溃使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按照金融稳定理事会(2011)Paul Mcculley的定义,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其中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
影子银行虽然不是正规的银行机构,却行使银行的许多职能,例如向社会提供流动性、进行期限错配服务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探究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在对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归纳和总结上,分析影子银行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影响渠道,并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探究影子银行在其中的影响,并重点分析影子银行对利率传导机制和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对如何使影子银行在此方面的影响趋利避害提出个人的意见。
本文主要分为如下五部分:第一部分,本部分阐述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观点的梳理界定影子银行的定义、风险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同时,论述本文研究重点以及提出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影子银行是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中的,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课题。
影子银行一词首先是在美联储的一次会议上由Paul Mcculley提出的。
他认为影子银行使范围广泛的非银行机构的统称,虽然其不是银行却履行着银行的很多职能。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0日-2022年11月20日:完成选题 2、2022年11月21日-2022年11月30日:阅读大量资料并选取有用资料待用,积累最新信息,完成开题工作 3、2022年11月30日-2022年3月17日: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4、2022年5月5日前:完成论文修改、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 5、2022年5月31日前:完成所有资料的整理、论文的再修改和装订,并准备好参加学院组织的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1]Andrew Sheng,2011,#8220;The Erosion of U.S. Monetary Policy Management Under Shadow Banking#822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and Information,July4-6[2]巴曙松.应从金融结构演进角度客观评估影子银行[J].经济纵横,2013,(4):27-30[3] 巴曙松.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J].中国金融,2009,(14):24-25[4] 伯南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影子银行与金融稳定 [J].中国金融,2012,(12):29-31[5]毛泽盛,万亚兰.中国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阈值效应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11):65-73[6]卞志村.金融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06[7]汤克明.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J].武汉金融,2013,(3):26-28[8].苏小媛.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14[9]肖崎,邓少慧.货币政策对影子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影子银行机构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7(12):29-37 133.[10]常凯,葛方平,程紫瑶,邵方宏.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供应的影响--基于VAR模型和脉冲响应的实证分析[J].财会月刊,2017(32):107-111.[11]范方志.影子货币及其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探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11):39-46 56.[12]孙博.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6.[13]钟相,潘旺,李松,曲丽.影子银行、#8220;信贷#8221;顺周期与宏观审慎监管[J].金融发展评论,2016(10):120-135.[14]徐亚平,宋杨.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模式的影响[J].财经科学,2016(08):1-13.[15]林德发,胡晓.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J].西南金融,2016(02):7-10.[16]钱雪松,杜立,马文涛.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有效性研究:中介效应和体制内外差异[J].管理世界,2015(11):11-28 187.[17]蔡雯霞.影子银行信用创造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宏观经济研究,2015(10):44-53.[18]董运佳.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检验[J].经济问题,2015(03):41-46.[19]贺聪. 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框架转型[D].浙江大学,2015.[20]梁珊(Moka Shan Liang). 影子银行对我国宏观流动性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4.[21]麦福敏. 影子银行作用下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4.[22]陈志涛. 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4.[23]傅程远. 中国金融脱媒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24]吴珊. #8220;影子银行#8221;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4.[25]董中印. 影子银行对我国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26]朱韩丹丹. 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4.[27]尹泉.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对货币政策影响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28]赵蔚. 中国商业银行区域信贷配给研究[D].辽宁大学,2013.[29]于菁. 中国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30]李向前,诸葛瑞英,黄盼盼.影子银行系统对我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J].经济学动态,2013(05):81-87.[31]王淼.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J].商业时代,2013(13):50-51.[32]骆振心,冯科.影子银行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J].武汉金融,2012(04):19-22.[33]强培铮. 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的货币政策传导风险及其实践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34]徐滢.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