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及其主导因素研究开题报告

 2022-07-30 14:27:1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由对外经济往来、对外债权债务清算而引起的所有货币收支。它是一国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缩影,也是一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升降的反映。国际收支是国民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和我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我国的国际收支在1982-1993年相对平稳;1994-2011年,呈现“双顺差”的严重失衡状态;从2012年起,逐步走出“双顺差”的局面。

国际收支双顺差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它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扩大了就业,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大了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提升了中国的竞争力。但我们不能忽略国际收支失衡会对我国产生很多不利影响,随着贸易顺差的的加大,引发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和反倾销调查;外汇占款增加意味着巨大的机会成本,外汇储备实际上是一种金融债权,把国内的资产投入到国外,并未在国内使用,拥有外汇资产就意味着放弃了在国内投资的机会,另外外汇储备的增加还会使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和通货膨胀风险增加。

一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和谐良好的宏观经济状况,宏观经济状况的稳定的基本条件就是国家经济的内外部均衡,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终极目标。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的四大宏观经济目标之一,国际收支失衡会使我国的经济不稳定性增加,本文通过对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状况的分析,总结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深层次原因,我们需要重视失衡的原因,促使我国国际收支走向均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1.1993年到2011年我国的经常项目差额以及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一直都处于顺差状态,也即我国的“双顺差”模式。2001年到2008年,我国的经常账户顺差额上升较快,在2012年之后,我国的经常项目仍然处于顺差的状态,但资本和金融账户出现了波动,逆差和顺差交替出现,打破了我国长期的“双顺差”局面,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有所改善,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的阶段,我国所处的国际收支失衡的状态仍然伴随着我国的经济运行

2.通过对“双顺差”阶段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进行分析,分析“双顺差”的国际收支模式存在的优点和缺点,找出我国持续顺差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善这种状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1.1993年到2011年我国的经常项目差额以及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一直都处于顺差状态,也即我国的“双顺差”模式。2001年到2008年,我国的经常账户顺差额上升较快,在2012年之后,我国的经常项目仍然处于顺差的状态,但资本和金融账户出现了波动,逆差和顺差交替出现,打破了我国长期的“双顺差”局面,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有所改善,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的阶段,我国所处的国际收支失衡的状态仍然伴随着我国的经济运行

2.通过对“双顺差”阶段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进行分析,分析“双顺差”的国际收支模式存在的优点和缺点,找出我国持续顺差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善这种状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7学期11-12周:在导师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第7学期13-17周: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撰写,撰写论文的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

第7学期18-20周:撰写,提交论文初稿和中期检查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康学真、康成文,2017,《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影响研究》.《商业经济》第19期,149-152页

[2] 岳柳汐、张志敏、李秀婷,2015,《萨缪尔森生命周期理论与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分析》,《宏观经济研究》第6期,144~151页

[3] 笪文婷、周炯,2014,《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及调整对策研究——基于2004-2013年数据分析》,《经济研究导刊》第22期,第8~10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