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农业健康运行是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的基础,而土地问题则是我国农村、农民及农业问题的核心。进行土地改革,确认土地权属、综合整治土地,推进农村土地资源依法高效合理有序流转,是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村城镇化的重要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决议,旨在#8220;为农村土地流转铺路#8221;, 充分体现了中央切实维护农民权益的宗旨。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动土地流转,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我国部分先行地区积极引入信托制度来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度创新,形成了有我国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土地流转信托制度。但已有的土地流转还停留在低层次、低水平上,隐患很多,不具有可持续性,土地流转规模也比较小。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土地流转平台或土地流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很少,信息服务缺乏,也影响了土地流转的规模、范围和层次。因此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确认土地权属,综合土地整治,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以获得最大的收益,是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土地流转信托的本质是在土地权益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分离的基础上,实现土地的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重要的制度创新。这种新型的土地信托模式能够积极稳妥地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长期、有效地保护农村土地,解决土地闲置和流失问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也得到保护,农民能够以地权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分享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成果,对农村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根据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改革方案,阐明目前农村土地流转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引入信托制度来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度创新, 以增强土地流转的规范化、市场化和有序化。阐述农村土地流转信托的内涵、发展背景及发展现状,并通过实例分析土地流转信托的具体运作过程,但由于其非市场化运作的特质,让人对其前景难以预期。通过研究农村土地流转信托业务所涉及的耕地政策限制、当事人利益、资金运转及收益分配等方面揭示农村土地流转信托的风险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并从法律法规、健全机制、部门监管、规范运行规则等不同的角度给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信托体系建设的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针对土地信托的相关研究,按照研究视角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以土地信托制度比较为研究视角进行研究。孙书元(1999)通过对日本土地信托制度的研究,提出了政府通过土地信托成功的将民间资本引入到公共管理事业当中。王秀兰,杨兴权(2007)则在研究日本土地信托的过程中提出了具体的委托人、受托人等土地信托主体的制度设计。岳意定,刘志仁(2007)通过对西方土地信托的综合考察论证了土地信托对于我国土地产权流转的积极作用和参考价值以上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国外土地信托的研究成果来论证土地信托在我国实行的可行性。
第二,以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视角进行研究。代建洪(2004)认为设立土地信托专项基金有助于实现我国农地的高效效率李龙浩,张春雨(2003)基于物权法理论提出了我国土地信托等级制度的构想。吴兴国(2003)指出,合理构建土地信托法律制度是化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孙永峰(2006),马验(2008)在他们的论文中,从法律的视角详细的论证了土地信托制度,并提出了各自的土地信托法律体系构建的见解。许延利(2008)认为,土地资源的多样性和稀缺性使人类社会在其各个发展阶段都设计了复杂且繁琐的权属制度和法律关系,这种多层次的土地法律关系为信托制度的产生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制度依据同时,信托制度又作用于土地法律关系,而信托制度富于活力的根本源泉就体现在对信托财产所有权的设计上。李文政(2009)认为,要改善现有农村土地流转效率低下等问题,需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加强政府角色的定位,指定更加合理和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体系,从而解决基层土地流转无法可依,无规可循的局面。陈锡斌(2010)通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我国目前正处在农地制度改革的转折点,指出农地制度的改革是符合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有助于解决#8220;三农#8221;难题。
第三,在制度设计的层面提出我国土地信托法律体系内容建设的建议。岳意定(2008)在分析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从现行政策和法律依据、农村土地信托流转的实践基础和条件,以及国外土地信托流转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借鉴等方面,对我国开展农村土地信托流转的可行性作了探析。从明确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设计合理的土地信托收益分配与风险承担机制、建立土地信托流转多功能中介服务机构、培育与扶持农村土地信托流转经营者,以及建立与之相应的配套政策与措施搭配等方面,为构建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运作模式一土地信托流转模式提出了政策建议。文杰(2009)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制度是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创新,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制度具有法律依据和实践基础,有利于实现土地的良性增值,有效保障承包方的利益和防止土地的抛荒现象在构建这一制度时,应对受托人的资格、信托登记、受托人和承包方的权利义务等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主要四部分:1.介绍目前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改革方向,分析土地流转所面临的困境,明晰土地流转信托产生的背景、内涵及其本质意义所在;2.从参与土地流转信托主体、土地流转信托项目的数量、土地流转信托项目的总规模三方面详细阐明我国土地流转信托的发展现状,并与国外土地信托进行比较,分析其不同之处;3.以安徽宿州土地流转信托项目为案例,详细分析土地流转信托的运转机制和流程;4. 研究农村土地流转信托业务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并从不同的角度给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信托体系建设的建议。
5. 参考文献
(1) 文杰, 尹娜. 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制度的法律思考[J].农村经济,2008
(2) 城亮, 韩学平. 构建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的法律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12
(3) 岳意定, 王琼.我国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可行性研究及构建[J].生态经济,2008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