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私人银行业务是专门为处于财富金字塔顶端的超级富裕阶层提供的一种个性化的高端金融服务是一种经济实力和经济繁荣的代表。我国私人银行业务于2005年率先在上海展开,截至2013年11月上海已有24家银行推出私人银行业务,位居全国第一。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结构复杂,金融市场不及上海发达,于2007年成立首家私人银行业务服务点,目前数量已达19家。
私人银行业务在西方国家已经开展了上百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私人财富的不断积累,世界上各知名商业银行纷纷把拓展高端客户、积极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作为今后发展的战略选择。但是私人银行业务对于我国而言还是个新生事物,国外私人银行虽然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事实证明,国外的私人银行业务管理体系并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的经济、人文环境。我国的商业银行涉足私人银行业务领域,亟需探索出能够适应我国国情以及经济环境的管理体系。由于我国富裕人群逐渐庞大,而理财观念相对落后,因此,在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具有扎实的客户基础,但是,面对如此巨大的盈利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却存在着资本市场欠发达、分业经营等等客观问题。再加上中资银行在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上面的经验缺乏、缺乏监管政策等因素,所以研究我国如何在分业经营环境下为高净值客户提供私人银行业务这项新业务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国内银行业界和有关学者已注意到这个问题,有关的研究和讨论正在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热点问题之一。例如,2009年5月26日,上海举办了#8220;搜狐2009年私人银行发展研讨会#8221;,与会人士积极探讨了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不断涌入,他们也十分看好私人银行业务,外资银行希望凭借其在该领域丰富的经验,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客户的争夺战。金融危机的爆发对银行业形成巨大影响,对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具有高回报率、低资本要求的私人银行业务必将成为中外资银行的争夺重点。虽然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如何保障该项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较系统地对这一问题作了研究,并借鉴外资银行在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的先进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具体的经济、社会和法律环境,积极探索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道路,找出相关对策建议,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在抢占与外资银行竞争的制高点及提高自身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虽然银行的高级理财项目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是私人银行业务与之相比仅仅是处于起步阶段而已。我国目前拥有全球第三大的富裕人群,但是在如何管理巨额财富的理念上仍旧处于落后阶段,而且面临着金融市场不够开放、资本市场发展不健全等问题。我国银行和外资银行面对这个拥有广阔发展空间、高额的利润以及庞大金融市场的国家,争先恐后的加入竞争行列。不过,金融监管部门对于这个走进中国的新业务反应似乎有些慢,并没有对此业务的路线以及政策做出相对明确的规定。面对着拥有丰富#8220;作战经验#8221;以及成熟运作模式的#8220;外来势力#8221;,我国商业银行的压力可想而知,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要把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类似于国外银行那种现代化的程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有:
1、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意识比较淡薄。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文琼偲(2012)通过对比美国与中国的私人银行业务的方方面面,指出由于国内#8220;分业经营、分业监管#8221;的金融体制限制商业银行直接从事证券、保险、基金的经营活动,使国内私人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受到限制,再加上人才、技术和经验的缺乏,使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存在较大的瓶颈,需借鉴国外私人银行成熟的管理模式和成功的经验,促进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快速发展。于是作者开始借鉴西方国家私人银行业务的经验,如瑞银集团私人银行业务、美国花旗集团私人银行业务和英国汇丰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为了加快业务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私人银行服务,国内商业银行需要借鉴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经验,从私人银行经营管理品牌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化、金融服务个性化、从业人员专业化和客户服务全球化五个方面来发展完善。
杨威、景浩(2013)认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在这期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客户数量和管理资产规模逐年大幅攀升,但是,由于体制、环境等原因的制约,加之缺乏经验,私人业务在业务定位、盈利模式、人才培养、监督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随着市场的深化和成熟,这些问题开始束缚业务可持续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一)产品与业务创新不足(二)专业人才短缺(三)业务模式处于探索阶段(四)海外市场有待拓展。然而如何改变这种情况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善:1.从监管角度来说,健全和完善私人银行业务的相关法律规范是当务之急。2.从私人银行业务部门来说,必须从风险防控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两个基本点出发进行战略规划。第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创新能力,突破现有的同质化竞争模式。第二要给予风险控制环节足够的重视和投入,借鉴国际上私人银行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风险事件,针对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声誉风险等细分风险领域构建风险防控框架,力求从源头上降低各类风险的发生概率。
李燕(2014)认为中国私人银行内部存在以下问题:1.内部业务有缺陷。2.缺乏高端的人才。3.金融监管制度束缚严重。4.营销体系不健全。由于私人银行业务具有较高的层次和基准,所以加快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需要从制度、产品、客户等各个方面来不断的努力和探索。(一)减小政策束缚,鼓励业务的延伸政策激励对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细分产品市场,提高服务的针对性。(三)加强人才培养,建立高效的业务团队培养一批高效的管理人才和私人银行家是我国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关键。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要对外引进高级人才,另一方面也要自己培养具备产品创新能力和服务创新理念的私人银行家,以此解决人才稀缺的问题。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通过分析我国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五家银行以及国外的五家比较经典的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银行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寻找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目前存在的问题。
3.根据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历史,借鉴国外成功的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模式,探寻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
5. 参考文献
[1]Private Banks In Sight.Deng Yaqing,BUSINESS Publishing5,2014
[2]王儒磊. 新时期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途径探索[J].新经济,2014(10)
[3]徐晔. 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