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欺诈的表现形式及危害开题报告

 2023-01-19 08:55:1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保险欺诈并非新鲜事物,从保险业诞生之目起,欺诈事件就如影随形。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国际上某些险种因被欺诈而导致的赔款支出摄高可达保除费收入的50%,平均保险业务的欺诈损失在lO%一30%左右。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震,保险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保险欺诈活动也日益频繁,有资料显示,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诈骗犯罪中涉及保险欺诈的仅占2%左右;到1994年底,这类案件上升到6%左右;到2000年,则升到9.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保险欺诈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社会原因,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原因,也有保险人自己的原因。

在当今社会里,竞争日趋激烈,生活压力更为沉重,个体与群体更加隔离,这使有些人丧失了社会道德意识,他们不愿为了社会整体利益而牺牲自身利益,不能容忍自身生活享乐的微小损失。

这种自私与竞争压力所导致的对于安全的渴求,就使得现代人试图通过保险转移各种风险,并提高索赔金额,以满足个人的需要和欲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保险欺诈的识别具体地说就是采用回归及其他统计、计量的方法,找出保险欺诈的识别因子,并将这些因子按照识别的贡献赋予不同的权重,代入一定的识别模型中,进行具体险种的欺诈识别分析,以便协助保险人在众多的保险索赔中将疑似保险欺诈案件剔除出来。

对于保险欺诈,国际上实证分析中较多采用统计中的因子分析,回归分析,Logit模型,Probit模型分析。

这些分析的核心在于试图找出影响保险欺诈的可以量化的指标,并通过建立的模型来检验保险市场中现有的保险欺诈状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以表象论述为先行,首先介绍了保险欺诈的分类、表现形式和危害。接着以理论分析为主导,分别使用有限理性理论和信心不对称理论对保险欺诈进行了分析,得出解决该问题的模式。然后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引入保险欺诈实例进行案例分析,并使用文章中给出的模式予以解决。最后从宏观上,结合我国现状以及文中得出的理论模式,针对如何防范保险欺诈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二、研究计划进度

1.2022年12月1日--2022年4月20日,完成基础材料的收集,并确定写作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陈东伟.烟草同城物流的信息系统建设[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8(6).

[2]李令闯.提升烟草商业企业物流管理与信息化水平的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 2008(5).

[3]阚志东.物流信息系统应用的关键点[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9(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