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18 21:45:4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意义

现代企业的经理管理制度把企业主资本与经理人能力结合在一起,推动了社会生产力更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委托-代理”问题。根据Jensen和Meckling提出的观点,由于“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公司在对代理人进行监督和约束的过程中可能会付出一定的代理成本,如果这种代理成本过大,将会对公司经营绩效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为了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人就需要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但是大多数委托人都没有时间和精力严格监管代理人,同时也会因专业知识和管理才能的缺乏而无法了解代理人的工作行为。于是,作为一种替代监督约束的机制,股权激励出现了。激励机制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约束管理层的行为,从而降低代理成本。股权激励这种激励机制便是在公司治理的不断演进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并在实践中逐步地进行完善。

2005年证监会开展的股权分置改革成为我国股权激励发展的转折点,这次改革解除了以往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在市场上流通的限制,改变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权分置的形式,为我国股权激励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2006年,新《公司法》、《证券法》以及《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陆续出台也为我国股权激励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政策上的引导和支持,股权激励第一次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操作规范。因此到2006年,有42家公告了股权激励的预案。然而,随着2007年3月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的开展和世界金融风暴的肆虐,很多公司停止实施股权激励。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总目标是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具体研究目标如下:

1.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绩效的作用机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调查法:本文在研究分析过程中注重阅读相关的文献书籍,了解国内外优秀学者提出的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激励理论、利益趋同假说、管理者防御假说等相关理论体系,借鉴国内外学者先进的研究方法,为本文研究模型的构建提供良好的基础。

2.实证分析法:本文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引入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和股权集中度等五个控制变量的条件下,对解释变量股权激励比例与被解释变量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已有研究中,大多数研究数据量偏小、使用的一些变量不适合中国国情、缺少合适的控制变量、样本较为陈旧等,会对实验论证的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将进一步调整研究方法和样本数据,以实行股权激励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股权激励比例代表股权激励强度,每股收益EPS作为公司绩效评价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增长率、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作为控制变量,探究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试图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果。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本课题自2018年1月开始,到2018年5月结束,其具体安排如下

2018年1月:完成有关课题的相关文献搜集及阅读,了解课题所需的各方面知识。

2018年2月:完成对上市企业数据的搜查筛选,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