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股票市场具有投融资、资源配置等基础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充分发挥依赖于价格机制的完善,而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股票价格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新的市场信息并能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因而股票价格是否合理便成为证券研究的基础,有效市场理论正是理解股票市场运行规律的一个良好工具。若某市场相对于规定的信息集是有效的,即表示此市场内证券的价格已经充分、正确地反映了这个信息集内的所有信息,如果现在将信息集内的相关信息披露给市场参与者,那么该证券的市场价格将受不到任何影响。
研究股票市场有效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梳理了有效市场假说的起源、发展、完善与壮大,阐述了其基本内容与分类,列举了多种检验市场有效性的方法,对有效市场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本身就具有基础性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有效市场理论是现代金融投资理论的基础,例如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理论(MV),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模型(APT)和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等等都是在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或是与其关系密切,在对其他投资理论模型进行研究之前,要先对市场有效性进行检验,这是我们展开一切市场模型研究的基础,会为以后对其他投资理论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文拟对我国上海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进行研究,选取1990年12月19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上证A指的收盘价价格,计算出收盘价的对数收益率,通过平稳性检验、序列相关性检验以及游程检验对提取的数据进行检验。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具备弱式有效性。
提纲:
(1)了解市场有效性的起源;
(2)阅读各类文献总结以前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
(3)阐述有效市场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检验方法;
(4)利用wind数据库搜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得到的时间序列进行检验;
(5)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并反思其成因,同时指出文章存在的不足。
1.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市场有效性的著述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889年吉普森(Gibson)所著的《伦敦、巴黎和纽约的股票市场》,当时并没有有效市场一说,他只是在此书中研究了证券价格走势并描述了随机游走的思想,这在当时以技术分析为潮流的社会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成为有效市场理论发展的开端。
1900年,法国数学家巴切利尔(Bachelier)通过对一段时间内商品价格进行演算分析,发现价格预期值与实际价格之差的平均值的期望值总是为零,于是,他认为证券价格也应当是这样的,所以人们无法对此进行预测。但当时的经济学家一直试图通过技术分析来掌握商品或证券的价格走势以赚取收益,而且对市场有效性的分析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可彼时计算机技术并未出现,因此这一研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巴切利尔所做的一切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1933年,在巴切利尔的研究基础上,考尔斯(Cowles)通过对几十年来美国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发现美国股价变化的时间序列的相关系数总是为零,因此得出结论股票价格是无规律可循的。在这之后,Working(1934)亦对多种股票价格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分析,指出股价可以看成由上期股价加上一个随机项构成。然而在当时,受制于计算机技术,这些学者的理论缺乏有力的实证分析证据。后来在1953年,肯德尔(Kendall)发表了《经济的时间序列分析》,他利用计算机对大量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股价就像在随机漫步一样,这表明我们无法利用资产的历史信息进行分析来预测其未来价格走势,说明资产的价格是遵循随机游走假说的。肯德尔(Kendall)这一发现为以前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证证据,同时,也为有效市场假说的提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59年,奥斯本(Osborne)对美国的股票市场展开了研究,明确指出股票价格的运动过程呈现出布朗运动的特点,具有随机游走的特征。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主要对上海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为了充分考虑行业因素以及时间因素,从Wind数据库中选取1990年12月19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上证A指的日收盘价作为样本数据。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选用股票收益率作为研究对象,其原因在于价格的时间序列通常都包含有时间趋势成分,对其水平值的单位根检验通常都是非平稳的,需要经过差分处理使得序列变得平稳,而其增长率通常为平稳的时间序列,且增长率可以剔除规模因素的影响且具有更好的统计性质,因而在实证分析中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
我们首先对收益率序列进行平稳性分析,平稳性是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只有时间序列平稳,才能用过去的数据推测未来。在得到平稳序列之后,分别使用序列相关性检验、游程检验对收益率序列进行实证分析。为了使得实证结果更加丰富饱满,我们将收益率分为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并依次对此进行检验得到最终的结果。同时以股改为时间节点,对股改前后市场有效性进行分析。
5. 参考文献
[1] 贺显南.股改对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与投资,2007,(23):57-60.
[2] 金茹堃.中小板市场有效性实证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 廖宜静,吴瑜琪.我国沪市弱式有效性实证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6):47-51.
[4] 刘洪波,娄振.中国与美国证券市场弱有效性检验及对比分析——基于上证指数与Samp;P500指数的检验[J].时代金融,2012,(8):238.
[5] 孙冬雪.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缩影[J].金融与保险,2009:40-41.
[6] 唐琨.有效市场假说综述[J].金融经济,2018:88-89.
[7] 田益祥.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分析[M].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23-48.
[8] 王丽.上海股票市场有效性实证研究[J].时代金融,2017,(9):195-196.
[9] 杨光兵.有效市场假说的争论与发展[J].学术发展动态,2010:73-87.
[10] 于丹丹.中国大陆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11] 于梦婷.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比较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4.
[12] 张兵.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45-93.
[13] 张玲珍,徐庚,刘呈庆.市场有效性的概念与研究进展[J].绿色科技,2011,(6):217-219.
[14] 赵昊华.基于中国沪市半强式有效性实证分析[J].金融视线,2018:105-107.
[15] 郑伟.分形市场假说与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分析[J].资本市场,2011,(269):43-46.
[16] 朱瑞.我国沪深股市弱式有效性实证研究[J].时代金融,2018,(7):198-200.
[1]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