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如何更为准确地度量共同基金的选股能力关系到基金投资者切身利益,常用的统计检验方法都有正态分布的假设,而我国共同基金的各种特征导致基金收益无法满足正态分布的假设,因此采用bootstrap分析方法研究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选股能力。
结果表明,我国至少有10%的基金具有良好的选股能力,同时有一半以上的基金不具备选股能力,不能为基金份额持有人带来超额回报。
具有选股能力的基金其投资组合中的股票具有明显的大市值、高账面市值比和高业绩动量特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采用国外成熟的T-M模型和H-M模型,并使用简单线性回归,二次回归以及虚拟变量回归等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从2007年到2017年之间我国证券交易市场上20只股票的基金的择股与择时能力,并分别评价了基金在上升行情和下降行情这两种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主要研究综述
Trenynor和Mazury(1966)是最早对基金择时能力衡量做出显著性研究的学者 ,他们在传统的CAPM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包含二项式的模型(以下简称T-M模型),并选取了1954-1962年间美国市场的57只基金进行实证研究,但结果并不理想。Henriksson和Merton(1981)提出了一个带有虚拟变量的市场时机把握能力的检验模型(以下简称H-M模型),并对1968到1980的116家共同基金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论也不理想,即证券投资基金并不具备把握市场时机的能力,而且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62%的基金具有负的择时能力。针对CAPM有效性的争论,Fama和French(1989)建立了三因素模型(以下简称F-F-3模型),并利用这个模型对上两个模型进行改进,得到了TM-FF3模型和HM-FF3模型。
(二)国内主要研究综述: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本文内容和结构简介 2 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及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2.1 证券投资基金的定义和分类2.1.1 什么是证券投资基金 2.1.2 基金的分类 2.2 国际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回顾 2.3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回顾 2.4 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2.4.1 基金经理选股、择时能力的评价模型 2.4.2 国外关于基金经理选股、择时能力的研究回顾 2.4.3 国内关于基金经理选股、择时能力的研究回顾 2.5 国内外现有基金评价体系介绍3 我国基金经理选股、择时能力的实证研究(基于2007年以来的数据) 3.1 考察区间 3.2 模型选择 3.3 基金样本3.4 基金收益率 3.5 市场基准收益率 3.6 无风险收益率 3.7 实证结果 3.8 结果分析与讨论 4 主要结论和局限性分析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郑美玲;中国开放式基金择时选股能力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8[2].杨光;我国开放式基金的选股择时能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3].邓惠玲;中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经理选股择时能力评价研究[D].南开大学.2007[4].李丽仙;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选股与择时能力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5].王艳梅;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选股和择时能力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6].张瑞;中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选股与择时能力的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7].郭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的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05[8].郭芸霞;我国股票型基金选股择时能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9].李蓓;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选股择时能力研究[D].暨南大学.2011[10].牛磊;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选股择时能力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同济大学.2007[11].郭东辉;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择时选股能力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12].孔维伟;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选股与择时能力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09[13].戴建华;我国基金经理选股、择时能力和个人特质对基金绩效的影响之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14].刘平;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选股择时能力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15].王育倩;我国开放式基金的绩效:运气还是选股能力?[D].西南财经大学.2008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