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金融资源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过度向城市集中,导致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
相比城市,农村地区的金融结构、金融组织、金融工具、金融服务都有很大的差距,农村很难真正融入到金融市场中来并享受全面的金融服务。
为了缓解农村金融排斥现象,普惠金融应运而生。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家庭资产配置的关系。
关键问题:如何针对普惠金融与农户资产配置构建合理的模型。
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马九杰、吴本建指出农村金融排斥使得农村被直接或间接地排斥在正规金融服务之外,难以获得和使用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排斥使农村居民难以获得并使用和城市居民相同的金融服务,无论是金融市场参与率还是股票、基金、债券等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农村居民都要低于城市居民。
崔洛源等认为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缓解农村金融排斥,使农村居民有机会获得并享受更多的金融产品与服务。进入21世纪以来,依赖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农村用户和小微企业发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进一步拓展了普惠金融的触及范围和服务能力。
Lamberton指出互联网能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等等,加速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首先根据相关金融知识提出假说,例如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农户参与金融市场和优化金融资产配置有正向的影响。
其次分析数据、选取变量、设立模型。
最后实证检验,证明之前的假说,得出结论。
5. 参考文献
[1]马九杰,吴本建.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农村金融普惠的作用:经验、前景与挑战[J].农村金融研究.2014
[2]费舒澜.禀赋差异还是分配不公?——基于财产及财产性收入城乡差距的分布分解[J].农业经济问题.2017
[3]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