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以招商银行为例开题报告

 2022-08-12 09:40:1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我国,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而金融业的发展与稳定是整个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金融行业的各个领域都进行着相关互联网的操作,互联网金融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已成必然,试图打压或者限制它的发展都算不上明智之举。面对这种情况,商业银行更应该考虑如何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传统金融业的大势中抓住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次危机,但危险与机遇通常都是并列存在,问题只在于该如何发现危险中蕴含的机会而己。通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完善传统金融业的体制机制,解决我国在进行市场经济改革中遇到的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为探讨传统金融业面对互联网金融浪潮的冲击应该何去何从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在简要分析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和冲击,提出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商业银行应将传统经营模式与互联网模式有机融合,转变自身经营理念,促进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解决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贷款业务和理财业务产生的哪些冲击及商业银行怎样应对的问题。

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和特点,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其次,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三种主要模式对于商业银行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以及中间业务的影响。然后,通过数据来反映出这种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商业银行作为公司主体的角度,提出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可行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金融的理论研究、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研究三个方面。沈虹杉、谭杨《2014年互联网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以及蓬勃发展其实是与传统金融行业的变革密切相关的,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传统金融业逐渐不能满足随之而来的融资需求,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所以非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插足传统金融业的业务其实是受市场需求刺激导致的。戴险峰《互联网金融为何盛行中国》(2014)认为监管制度的不明确以及我国长期存在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况,是互联网金融在我国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谢平《互联网金融的现实与未来》(2014)觉得现代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不仅仅只是传统金融发展业务的工具,技术的进步导致的结果就是互联网金融模式将取代传统金融成为主流。杨东《互联网金融监管体制探析》(2014)认为不能单纯的把互联网金融看做是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传统的金融行业中那么简单,更应该看到的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传统金融机构运作模式的改变,这是一种新的金融模式。吴晓求《互联网金融的逻辑》(2014)指出,与传统金融机构的运作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并未有本质上的不同;它可以独立生存,而且具有传统金融的功能链,对于传统的金融体制起到了健全、补充的作用。孙剑《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长尾理论解释》(2017)提出以电商为平台的互联网金融具有这样的长尾效应, 当主流需求满足后, 消费者的需求逐渐倾向于个性化, 转而寻找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平台金融产品和服务供求方数量足够多时, 会形成规模效应, 成本即被摊薄。

明仪皓、朱盈盈和张蕾《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2014)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支付领域的优势,比如第三方支付平台充当买卖双方的中介使得交易双方对交易的公正性、安全性都更加放心;消费者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更加快捷,只需要第三方支付平台与银行和电商网站达成合作关系,本质上将本应属于消费者进行的复杂操作转移至第三方平台。这些优势对于打破银行的支付结算垄断具有重要意义,也揭示了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银行支付业务冲击的必然性。赵旭升《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演进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2014)的研究通过数据说明了第三方支付已经打破了银行支付结算渠道垄断。付霞,龙华贻和白华龙《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2015)以阿里小贷作为互联网金融小微信贷业务的代表,通过列举阿里小贷的经营数据来说明商业银行融资业务受到的冲击。吴成颂等《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来自62家城商行的经验证据》(2016)利用我国62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 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降低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 对其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水平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李文亮《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MOA理论视角的分析》(2017)在MOA理论以及文本分析法获取互联网金融指数的基础上,运用我国2006-2015年16家上市银行数据,探讨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和外部治理对商业银行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者李佳《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与融合一基于金融功能观的讨论》(2015)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分别针对的客户群进而指出,由于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客户一般是缺乏完整的财务报表信息,也就是说,这些互联网金融客户并不具备在商业银行进行融资的条件,或者说对他们放贷具有较大的风险,所以其实互联网金融的服务对象并不是银行想要寻找的融资对象。因此,这新旧两种金融业态在融资业务上并非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局面,而是互为补充。胥岢《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启示与对策研究》(2014)研究了支付宝、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形式对银行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的冲击。他发现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商业银行存款大量流失;另一方面,出于争夺存款的原因,银行获得资金的成本提高,抬高了最终贷款客户的借款成本。王建波《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探讨》(2016)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处在了盈利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资产规模扩张和净利息差来赚取红利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各家机构必须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金融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调整业务发展战略及盈利模式,来适应当今金融发展趋势。

刘亮《互联网金融现状及趋势研究》(2013)发现2012年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相比2011年增长迅速,并且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他认为,互联网金融能够带来多大的价值很难衡量,但是不可否认,它仍将一个不可思议的速度增长下去。向思遇《互联网金融业态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2014)认为,金融的诸多外在表现形式会在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消失,回到其本质的功能属性,各种金融功能的实现不再依赖于实体的一行机构,人与人之间的交易也不再需要通过有形的货币,通过线上的互联网金融可以满足人们对于传统金融的所有需求。金熙《基于SWOT分析方法下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分析》(2015)认为制度是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制度的限制和影响。监管部门的监督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升行业的准入门槛,这样的门槛提高一方面可以起到规范整个行业从业资格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会阻碍整个行业的创新。苏静《互联网技术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研究--基于信息收益与成本视角》(2017)互联网信息时代, 商业银行的信息来源渠道众多, 既可以通过借款人本人提供, 也可以通过第三方(比如政府网站、社交网络、购物网站等)获取, 商业银行使用的信息维度扩大。赵月梅《互联网 环境下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2016)提出经济新常态下的互联网 时期,互联网景荣的发展呈现了全新的金融模式,对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以及提高国民就业比率都起到重要作用,又保障了金融业的持续发展,为我国金融市场增添了不竭动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拟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

主要阐述文章的选题背景、理论与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文章的结构框架。

第二部分,互联网金融基础理论及发展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沈虹杉,谭杨杨等.2014年互联网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成都:成都社信财富股权投资基金中心,2014-6

[2]戴险峰.互联网金融为何盛行中国[J].金融视点,2014(3).

[3]谢平.互联网金融的现实与未来[J].新金融,2014(4):04-0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