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消费扶贫业务发展研究—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开题报告

 2022-08-13 14:34:2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全面脱贫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巩固脱贫成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巩固脱贫成果不仅要群策群力、精准施策,更要创新脱贫攻坚的模式方式,构建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2019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强调了消费扶贫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的重要作用。

消费扶贫兼具公益慈善和市场机制双重属性,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创新途径。社会群众各方力量通过购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或服务,既满足了社会的消费需求,又依靠市场机制以需求端拉动生产,激发贫困人口依靠生产实现脱贫的内在动力,同时增加了贫困人口的收入。因此消费扶贫有利于实现贫困人口长期稳定增收,彻底脱贫。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精准脱贫的资金供给主体,不仅可以发挥普惠金融效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为脱贫攻坚工程提供价格合理期限适当的贷款,还可以凭借自身在充当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过程中获得的海量客户信息和资源优势,在消费扶贫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点等。

第二章为相关概念,主要阐述金融精准脱贫和消费脱贫的内涵,分析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精准脱贫信贷业务和消费扶贫业务的区别和联系,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有关精准扶贫的研究始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精准脱贫”的概念,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大多数集中于政策方面的研究,部分涉及精准脱贫的实践机制和运行逻辑方面的研究,实践方面以政企合作的产业扶贫居多,许多文献对民族地区的扶贫政策和实践的关注较多,相关成果梳理如下:

黄承伟(2019)系统总结了中国扶贫开发70年来的战略布局和演变,全面归纳总结了扶贫开发获得的成果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对后续精准扶贫政策制定、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价值。邢成举、李小云(2019)认为,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生态环境、人力资源等的结构性困境是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较高和结构性深度贫困的重要原因,解决方法是针对结构性失衡采取精准调整。张程(2018)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障碍,从特色产业的选择、农村特色产业合作组织培养、扶贫政策保障、技术人员培训方面提出了完善措施。张建营(2018)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山西吕梁地区的金融加产业扶贫实践为例,推出了银行 企业融资模式,政府增信 资产抵押的担保模式,企业 贫困户的产业带动脱贫模式,为解决产业扶贫过程中的融资难题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10日-11月20日确定论文选题

2022年12月29-31日梳理中外文文献,搜集相关资料

2022年1月1-日-2日确定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并撰写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黄承伟.新中国扶贫70年:战略演变、伟大成就与基本经验[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6):1-8 156.

[2]邢成举,李小云.结构性贫困视角下的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6(06):99-112.

[3]张程.以特色产业推进农村扶贫[J].人民论坛,2018(33):86-8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