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效应研究开题报告

 2022-08-21 23:00:04

全文总字数:5463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2005年,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的定义:用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包括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都是重点服务对象。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并着力为小微企业、农民等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的、可负担的金融服务。如今,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强调将数字技术运用于普惠金融中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思想层出不穷,普惠金融已经走向数字化时代。国务院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 2016-2020 年)》中提出“积极引导各类普惠金融服务主体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延伸服务半径,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国际方面,《G20 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也强调“倡导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是普惠金融的持续深化,进一步丰富了金融的内涵和外延,代表着新经济、新时代金融的重要发展方向。结合我国现实情况,了解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探求相关效应,从而提出合理有效的政策建议,对促进我国普惠金融数字化发展尤为重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一)研究目标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已经进入数字技术发展的新时代,而现存大多数研究仍是围绕传统普惠金融的研究,关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研究仍然有待丰富和完善。

本文围绕数字普惠金融进行研究,主要包括现状、影响因素、效应三部分内容。首先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各类数据的整理来分析我国发展现状,利用2011—2015年我国各省数据,构建模型,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理论知识和现实情况分析数字普惠金融相关效应,最后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提出政策意见,助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一)准备阶段

1.2018年12月23日至2019年1月10日,查阅收集文献资料,确定论题,准备开题报告。

2.2019年1月10日至3月25日,进一步修正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完成开题报告。学习建模方法,熟练操作软件,准备数据。

(二)写作阶段

1.2019年3月26日至4月30日,整理文献资料和数据,撰写论文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王婧,胡国晖.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论坛,2013,18(06):31-36.

[2]陆凤芝,黄永兴,徐鹏.中国普惠金融的省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7,32(01):111-120.

[3]吴金旺,郭福春,顾洲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检验[J].浙江学刊,2018,(3):136-14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