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544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前,由于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并存,我国实体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集中体现在企业部门杠杆率和潜在债务风险高企、利润下降,宏观经济增速和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下降。由于周期性原因,当前我国大量企业面临前期举债过多、外需下降、内需不足的困境,导致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尤为突出。2014-2015年,全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依次为147.57%、153.41%、155.62%,杠杆率逐年上升。债务率高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结构性错配。国有企业治理不够完善、承担过多社会负担,导致债务规模庞大、资金使用效率不足,拉低了经济整体资源使用效率。1998-2007年间,国有企业与其他类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相差不大且保持平稳状态。自2007年以后,国有企业负债率从2007年的最低点61.6%上升至2015年的最高点65.7%,主要体现在长期有息债务规模的不断增大。事实上,高杠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加重、利润缩水,可能使企业进入“偿债压力上升→利润下降→偿债压力进一步上升→利润进一步下降”的恶性循环中。企业债务违约会导致银行坏账损失增大,消耗银行的资本金。自2012年第三季度起,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进入上升通道。2016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创下近7年新高,达到1.81%。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经达到2.025万亿,不良贷款率达到1.83%。
在此背景下,国务院于2016年10月10日提出《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指出降低杠杆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有序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并同时发布了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市场化债转股能有效降低企业高负债率、帮助企业摆脱财务困境,商业银行也能降低企业贷款违约率,防止正常贷款恶化为不良贷款,提升资产质量。虽然我国已有前轮债转股经验,但此次市场化债转股是在新的背景下提出用以解决企业债务率高企的沉疴,两者不管是在目的还是在融资机制等方面都颇为不同。可以说这是一个新的名词,很多思路还在探索和完善中,因此,对本轮市场化债转股融资机制问题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研究的基本内容
(1)市场化债转股文献及政策研究:分析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背景和实施动因,了解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
(2)比较分析我国前后两轮市场化债转股的异同。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2019.03-2019.04,搜集、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初步整理。
2019.03-2019.04,将前期搜集的资料继续进行校对、整理,结合市场化债转股的理论进行消化、提炼,同时确定研究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2019.04-2019.05,总结、分析案例,提出相应建议,完成并修改毕业论文。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黄金老.论债转股的理论和政策问题[J].金融研究,2000,(1): 63-71.
[2]王国刚.市场化债转股的特点、难点和操作选择[J].金融研究,2018,(2):1-14.
[3]邓舒仁.债转股的实践经验、问题和对策研究[J].浙江金融,2016,(4): 38-42,6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