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爱好者参与其中,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的股票市场的投资对象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个人爱好为代表的股票投资者,一类则是以企业或机构为单位的股票投资者,这两种投资者不管是在行为上,还是在投资优劣势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一般认为个人投资不受选股对象和持有周期约束,但在专业素质、投资理念上有较大的劣势,具有较大的时变性和不确定性;而机构投资者有着自己固定的投资理念,因其具有较大的规模、信息处理和经济优势,它的交易行为很容易造成市场过激反应,因此受到较大的约束和监管。有效的市场假说认为股票的价格能够反映与股票相关的全部信息,一旦投资者根据这个理论做出决策,那么没有人会从中获利,一般来说,这种现象在现实投资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这种假说是建立在市场参与者是理性人的假定基础上,它的成立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效益最大化,二是信息完全正确性。基于以上理论研究我国股票投资者的投资,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研究意义:由于我国的证券投资起步较晚,发展又过于迅速,在体质上和制度上都不够健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隐患,研究我国的股票投资者的投资偏好,运用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在市场中决策时的实际心理活动、情绪行为以及投资偏好,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完善和推进我国股票市场。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对中国股市投资者投资偏好进行探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 导论。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给出了本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证券作为一种金融投资,很早就出现在国外市场,早期他的发展理论主要基于理性人假设,可是随着市场的经济不断的发展,这种理论逐渐被行为学者们批判,而基于理学角度的现代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就应运而生了。学者Samuelson(1988)率先针对各种证券投资者的偏好进行研究,他通过自己的试验发现随着投资者在股票市场的经验逐渐丰富,他们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往往会依靠过往的经验选择维持现状。这一结论在之后的股票市场中引起了诸多经济学家们的关注,学者Pater(1994)通过自己的基金市场调研发现绝大多数股票投资者在投资上更加倾向于自己曾经已经投资过的资金。学着Brown(2005)通过大量研究投资者的情绪研究发现,投资者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隐藏在投资者行为背后,是投资者交易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而这个因素又常常与投资者的个人偏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股票价格有着较大的影响。
国内研究现状: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学者针对投资者的投资偏好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如学者饶育蕾(2003)通过对证券市场的研究发现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往往带有一定的系统偏差,而带有系统偏差的预期就是投资者的情绪,而投资者的情绪往往与个人的兴趣爱好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学者张晓慧(2011)的研究发现,假如一个投资者对能源安全的敏感性较高,那么他根据投资偏好所作出来的决策往往会有一定的收益,而那些对于安全预期敏感性较低的投资者依靠投资偏好所作出的决策往往更倾向于亏损。学着杨峰(2018)通过对投资者情绪的内涵 、投资者情绪偏好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机理以及测量方式的全面探讨 ,认为投资者情绪和偏好是一个影响风险资产市场收益的系统性因子。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10日-2022年12月25日 收集资料。阅读相关文献,确定论文题目,进行数据的收集。
2022年12月26日-2022年2月15日开题报告与论文提纲。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明确写作要点,论文提纲。
2022年2月15日-2022年4月论文写作。根据提纲完成相应内容,并在指导老师的意见下进行反复修改。
5. 参考文献
[1]张征超,刘宇宸妃.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指数构建及有效性检验[J].商业经济研究,2018(07):156-158.
[2]民生证券证券市场退市制度课题组,周晓萍.我国证券市场退市制度的潜在问题与完善路径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8(04):1-2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