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许多研究表明货币政策会显著影响银行业所承担的风险。众多学者认为长期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与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促进银行的风险承担。我国近些年来,不断实行降息举措,银行业的坏贷率也大幅上涨,那么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研究货币政策与银行业风险之间的关系,从而丰富货币政策的相关研究理论,不仅可以为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同样还可以为银行提供预估风险的证据支撑。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通过对国内39家银行年度数据与近些年来货币政策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验证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提出三个假设:1、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导致银行业风险上升;2、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上升是否会导致银行风险上升;3、不同性质的银行是否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不同。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分为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阐述了本文研究的内容与目标。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部分,主要阐述了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理论的发展,总结了国内外学者近几年的一些研究结论,并以此为基础,为文章开拓思路,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实证部分,选取我国39家银行2013年至2021年的年度数据,采取货币供应量增速与货币政策波动性作为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不良贷款率作为银行风险的代理变量,通过stata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第五部分为结论总结部分,总结实证结果,并根据结果提出相应建议与看法。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文献
国外的关于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的研究大体上以2008年为分水岭。
2008年之前关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研究,较早可以追溯至Keeley(1990)的相关研究,他的研究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使得不同银行对于市场信息的了解程度更加贴近,增强了市场信息的公开化与透明化,因而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增加,而且还会导致银行对于经济形势和贷款人偿贷能力的错误评估,刺激银行做出更多的高风险投资行为,最终致使银行的风险上升。Thakor(1996)在Keeley的基础上继续研究,进一步指出当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利率下降,政府债权投资的收益减少,银行更加具备做出高风险投资行为的动机,增加发放贷款的规模。Juselius(1998)根据德国与丹麦的银行的年度数据做出研究之后,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选取39家银行的年度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提出的假设。
被解释变量方面选取银行不良贷款率与银行破产风险Z值作为银行风险的代理变量,解释变量选取银行同业拆借利率shibor与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状态的代理变量,控制变量方面选取资产规模,资产利润率与资本充足率作为微观控制变量,分别代表银行的规模,盈利水平和资产结构,选取GDP增速作为宏观控制变量,代表经济环境。
首先通过基本多元回归,初步验证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其次,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论的可靠性,最后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不同性质银行的风险承担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
5. 参考文献
[1] Borio C.,.H.Zhu,Capital Regulation,risk-taking and monetary policy:A missing link in the transmissionmechanism[J],BIS Working Papers 2008,No.268,December.
[2] 徐明东,陈学彬.中国微观银行特征与银行贷款渠道检验[J].管理世界,2011(05):24-38
[3] 张强,张宝.货币政策传导的风险承担渠道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1(10):103-10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