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普惠金融旨在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平等、便捷、有效的金融服务,促进社会公平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的深度融合,对于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改善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互联网金融普惠性进行了研究:
1.互联网金融对普惠金融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互联网金融在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例如,学者们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发现互联网金融能够有效缓解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互联网金融普惠性发展现状: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规模与速度、用户规模与结构、产品与服务创新等,阐述互联网金融在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方面的现状。
2.互联网金融普惠性影响因素分析:构建互联网金融普惠性的影响因素体系,运用相关理论和模型,分析数字基础设施、金融科技水平、居民金融素养、政策法规环境等因素对互联网金融普惠性的影响机制。
3.互联网金融普惠性区域差异研究:运用空间计量等方法,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普惠性的区域差异现状,并从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发展环境等方面探究造成区域差异的原因及其影响。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借助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1.收集数据:收集有关互联网金融发展、普惠金融发展以及数字基础设施、金融科技水平、居民金融素养、政策法规环境等方面的数据。
数据来源包括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等官方网站,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和数据库。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视角:将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相结合,从普惠金融的视角研究互联网金融发展,拓展了互联网金融的研究领域。
2.研究方法:采用空间计量等方法分析互联网金融普惠性的区域差异,并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为更精准地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3.研究内容:在分析互联网金融普惠性的影响因素时,将居民金融素养纳入研究框架,探讨其对互联网金融普惠性的影响机制,丰富了互联网金融普惠性的研究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谢平,邹传伟. 建设数字金融基础设施:路径、模式与保障[J]. 金融研究,2021,(11):1-17.
[2]郭峰,王鹏,胡滨.数字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收入分配视角[J].金融研究,2022,(01):52-68.
[3]黄志刚,徐心悦.数字普惠金融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检验[J].金融研究,2022,(06):116-13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