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前的金融市场上,上市企业由于经营规模扩张或资金状况周转等原因,股东们将股权质押给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以获得可流动的现金。
大股东出于多种动机质押股权,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大股东面临财务约束,于是通过股权质押放大股东的个人财务杠杆以进行后续投资获得收益。
正因为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机制,所以探究大股东股权质押也就十分必要了。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摘要:大股东股权质押不仅是其自身的融资活动,也将会对上市公司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以2010-2017年国内证券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大股东股权质押为观察对象,研究大股东行为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风险承担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有融资约束公司以及大股东进行股权连续质押时,都会更大程度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限则不会影响原有的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本文既丰富了企业风险承担相关研究,又为规范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提供了新的启示。
正文如下:
第一部分:检索各上市企业2010年-2017年股权质押存在与否,用虚拟变量进行度量,作为自变量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股权质押降低了公司的盈余质量。盈余管理被认为是对通行财务会计准则的一种规则利用,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Toeh,Welch,Wong,1998a,1998b;Cohen,Zarowin,2010;王斌,宋春霞,2015等相关文献认为盈余管理公司管理者有目的地操控财务报告的过程,是以获取私人团体利益的“信息披露管理”,是管理者对财务报表管理的需要和投资者信息获取监督能力的双方博弈的结果。Chiou、Hsiung和Kao(2002)的研究表明,有股权质押行为公司的财务报表可信度更低,盈余质量与股票收益率相关性降低,且在质押比率高时更为显著。
-
股权质押可能会导致股价操纵。当大股东用股权质押出的资金买入更多股票增加公司的控制权时,其对公司股价的敏感性就会再次提高。Chiou、Hsiung和Kao(2002)的研究就认为,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大量进行股权质押的企业陷入遭受着更为严重的损失,原因之一在于股东为了避免股价下跌遭受的损失运用公司资金操纵股价,是公司资金错配而陷入财务危机。
-
股权质押改变公司风险偏好。公司总资金来源分为负债和权益,这种特点使得投资损失由公司债权人和股权人共同承担,而投资收益大多为股权人所得,这回使得公司更加倾向于风险型投资。Dou、Masulis和Zein(2015)以资本支出、Ramp;D支出、异质性风险三个变量作为公司的投资风险偏好,研究发现股权质押与公司的投资风险偏好呈负相关关系,股权质押比例高的奉献偏好趋于保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1/10——2022/11/14:检索数家上市企业的资料,通过指导老师的指导最终定题为:控制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
2、2022/11/14——2022/12/30:检索数家上市企业2010年-2022年股权质押、资产收益率等基本数据和指导老师提供的相关数据,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并学习运用stata处理数据,写出开题报告并通过指导老师的审核。
3、2022/12/31——2022/3/16:继续检索相关资料并研读这些资料,对一些外文资料进行翻译,写出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5. 参考文献
[1]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潜在的“地雷”吗?——基于股价崩盘风险视角的研究[J]. 谢德仁,郑登津,崔宸瑜.管理世界. 2016(05)
[2] 企业风险承担研究述评及展望[J]. 王菁华,茅宁.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5(12)
[3] 股权质押、资金投向与公司绩效——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经验数据[J]. 张陶勇,陈焰华.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4(0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