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资信评估,又称信用评估或信用评级,是指由独立且中立的评级机构,依据“独立、公正、客观、科学”的原则,以评级事项的制度、法规和相关标准化的规定为依据,运用一系列的分析方法,对评级对象经济承诺能力和可信任程度进行相应的的调查、审核、测定和综合评价,以直观符号(如AAA、BBB、AA、BB等)表示评价结果并公示的一种行为。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增加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市场份额与地位不佳,因而缺乏一个科学、系统的资信评估体系。因此,建立一套适用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体系,对中小企业信用水平的提高、发展规模的扩大等方面等起着积极的作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
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征信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与广泛使用,资信评级随之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中国的评级行业起步较晚,整个发展进程不过二十余载,而中小企业的资信评级体系则更是有很多不足,同时,自金融危机以来,更是暴露出了多方面的问题。国外,资信评级作为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金融中介服务,其发展已有百年历史,在多年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完善和发展,并催生了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三大国际性评级机构,因而,学习借鉴国际信用市场资信评级的经验对我国信用市场的发展意义颇深。
欧美评级市场发展较早,19世纪就初具规模,评级技术成熟,市场认可度也较高,美国为信用评级创造法制环境、规范评级标准、引入NRSRO概念等一系列实践经验均有可圈可点之处,值得借鉴与思考。中国资信评级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之时起便得到了极大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资信评级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如信用评级市场小、市场化程度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完整的评级体系、评级公信力不强等,因此我国要在发展的浪潮中抓住机遇,借鉴学习国际信用评级的经验,完善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体系。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对比国内外资信评级的现状,根据行业现状和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借鉴国外成熟的评级市场的发展经验,建立包含经营指标、流动性指标、信用指标在内的中小企业资信评估模型,对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并对国内中小企业评级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
5. 参考文献
[1]王立霞,李昊我国中小企业资信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检验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9.06
[2]刘立文我国资信评估业的发展问题研究中外企业家2018(29)
[3]刘栋我国信用评级市场法律规制问题研究硕士论文2018.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