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经过长达17年的筹备,中国原油期货于2018年3月26日上午9时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INE)正式挂牌交易。中国原油期货也不负众望,上市不到三个小时,成交量就接近3万手,交易金额达到百亿人民币。上市近一年,《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9)》中就指出中国原油期货市场一跃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三大的原油期货交易市场,仅次于美国的WTI原油市场和英国布伦特原油市场。
作为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中国原油期货的出现改变了美国对于原油期货“一家独大”的局面,大大提高了中国的能源安全。作为中国的“新兴期货”,国内外对于中国原油期货的研究还不够完备,而原油期货市场的功能如何决定了其能否走得更远。“价格发现”是期货市场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功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指的是通过公开、公平、高效、竞争的期货交易运行机制,形成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价格的过程。
对于中国原油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研究,从宏观来看,能够检验原油期货市场功能是否完备,这种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能否走得更远。从微观来看,对于原油企业和各类投资者,原油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也有助于其锁定相关成本和进行套期保值。所以对于中国原油期货市场是否具备价格发现功能及其对原油现货价格的影响的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虽然价格发现是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但由于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并不完善,一些品种的期货市场依旧不具备价格发现的功能。而中国原油期货作为一个上市不到两年的新品种,其价格发现功能是否强大,如何提高价格发现功能对于中国原油期货的未来影响深远。
本文首先会对比中国原油期货上市前后现货市场大庆原油的价格波动情况,并描述相关统计量。然后利用相关性分析、协整检验、 Granger 因果分析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中国原油期货的价格发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中国原油期货市场与大庆原油现货市场的价格联动关系。最后得出中国原油期货对现货价格的引导程度有多大,并将此结果与美国原油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程度对比,若有不足则探求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我国原油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使之能长久发展,维护我国能源安全。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Wahab、Kawaller、Koch等通过协整分析方法,运用实证分析对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期货和现货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少数不存在长期均衡。
Moosa和Al-Loughani(1994)通过分析 WTI期现货价格的月数据,认为期货价格对于现货价格的预测既非无偏也非十分有效;
华仁海(2003)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检验了我国铜期货价格的有效性,表明当期货价格与交割日现货价格的间隔在 5 个月的范围内的前提下,铜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1.阐述研究背景和意义。
2.对比中国原油期货上市前后现货市场大庆原油的价格波动情况,并描述相关统计量。
5. 参考文献
[1]Imad A. Moosa, Nabeel E. Al-Loughani. Unbiasednessand time varying risk premia in the crude oil futures market[J]. Energy economics,1994, 16(2): 99-105.
[2] Wahab,Leshgari.PriceDynamicsandErrorCorrectioninStockIndexand StockIndexFutures Markets: A CointegrationApproach[J].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1993, (13): 1-35.
[3] Kawaller, L.P,KochandT.Koch.The TemporalPriceRelationshipbetweenSamp;P500Futures and the Samp;P500 Index[J]. Journal of Finance, 1987, (42):1309-132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